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部分,女禍,花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找個藉口先將陳嫻雅及剩下的家財帶出陳家,否則將死之人何苦到處折騰。
邵氏早將託孤的打算寫信告訴了邵行正,邵行正對只比他小兩歲的大妹妹知之甚深,他十分清楚她這大妹妹的手段不輸男兒,同時也知道邵氏之前在京城置下了大量的私產並沒有被袁家搜刮走,因此照顧陳嫻雅絕對不會吃虧,這才囑咐崔氏要將邵氏母女留在邵府住下,可惜崔氏沒有領會到他的深意,被曲氏與邵行止攪了局。
因此當晚間回府的邵行正聽說邵氏母女住去了清風齋,當即對崔氏甩了臉子,這可是少有的,讓崔氏很是惱火。
邵氏,陳嫻雅還有婭姐兒在邵府書房內見的邵行正與二房老爺國子監祭酒邵行仁。
“大妹妹執意要另置宅子居住,為兄也不勉強了。不過,嫻姐兒今年已經九歲,大妹妹應該先考慮她的親事才對。”邵行正一石激起千層,嚇得陳嫻雅的小身板差點栽倒在婭姐兒身上。
邵氏一愣,顯然之前沒想這麼遠,便猶疑地說道:“大哥這話倒是提醒了我,只是陳家今時不同往日,一時之間到哪裡去找合適的人家?”
“外人不知內情不提也罷,大妹妹可以在自家親戚當中仔細為嫻姐兒留意一個年齡相當的少年,我們這些做舅舅舅母的再用心也比不上親孃,不要到時誤了嫻姐兒才好。”
邵行仁也說道:“大姐也可在咱們哪些姻親中尋找,有我們在,嫻姐兒到哪裡都吃不了虧。”
邵氏沉默半晌道:“大哥,二弟既然提到此事,我也有一事要說明,嫻姐兒曾經與徐家有過口頭婚約,現如今兩家雖沒有說什麼,但不能保證將來不惹麻煩,好在那徐家長子如今已經十四五歲,我看還是過幾年等徐家少爺成了親再議嫻姐兒的親事不遲!”
陳嫻雅終於鬆了一口氣,看來邵氏也不願親上加親什麼的,又把徐家給抬了出來。
“這個大姐倒不必擔心,”邵行仁道:“徐貴嬪早產,胎兒已經夭折,徐家氣數已盡,勿須再顧忌徐家。”這個二舅舅似乎對徐家有些成見,話裡竟然還有一絲幸災樂禍之意。
陳嫻雅又吃了一驚,想起上午進城時遇到的徐惡霸,想必是為此事進京的,看來她的報仇之路又有了變數,若徐家沒有了最大的後臺,對付起來應該容易得多了。
上首的邵行正輕咳一聲,邵行仁立刻明白過來自己失言了,忙又說道:“你們那個是口頭婚約,既然徐家長子已經十四五歲還沒到陳家提這事,可見徐家也不屬意這門婚事,大姐還是早做打算的好。”
邵氏回頭發現陳嫻雅的臉色極難看,心中一驚,這才想起他們三個竟然當著女兒面的談論她的婚事,真是太不像樣了。邵氏沒有自責的意思,卻在心底埋怨兄長與二弟,想著搬出去住的決定真是太正確了,這兩個當舅舅的根本沒把嫻姐兒當一回事。
“大哥,二弟,今日我也把話說明白了,嫻姐兒的婚事我打算等到她十五歲之後再議,不管到時陳家成了什麼樣子,我想著憑嫻姐兒的樣貌與心性尋個清白正經人家還是可以的,當然,若能親上加親更好,若沒那緣分,還望大哥與二弟不要勉強!”邵氏邊說邊抹眼淚,將邵行正與邵行仁哭得沒了語言,到底還是有些兄妹情分的,便把想將陳嫻雅留在邵家的想法暫時丟開。
崔氏因了邵行正給她的沒臉,在晚上的接風宴上興致並不高。反倒是沒了提早定親隱患的陳嫻雅心情很好,趁機將幾位嫡出堂姐妹對號入了座。
長房如今還沒有出嫁的小姐中只有崔氏生的五小姐邵寧筌,八小姐邵寧瑜,竇姨太太生的六小姐邵寧妙,這三人俱在十三歲到十五歲之間。
快十四歲的七小姐邵寧敏與和陳嫻雅同年的十小姐邵寧靜是二房嫡出,其他的庶出二房姐兒陳嫻雅連名字都懶得費神去記。不是陳嫻雅勢利,而是嫡庶規矩如此,若她們沒有邵寧妙的聲名與能耐,將來陳嫻雅是不太可能與她們有多少交集的,所以沒必要浪費時間與精力。RS
☆、119團聚
邵寧妙與她說話最多,那規範的禮儀與恰到好處的言談舉止讓陳嫻雅歎為觀止,難怪身為庶女卻被選為公主伴讀,這可是實實在在的榮耀,將來就是嫁入公卿家都夠資格了。
不過陳嫻雅也僅僅是驚歎,毫無羨慕之意,因她的骨子裡還是保留了前兩包的率性而為,覺得一切還是順乎自然,別太強出頭為好,明顯的例子便是邵寧妙的笑容不達眼底,一晚上沒吃到兩挾菜,而滿屋子姐妹對她都是疏離的客氣與掩藏得極好的輕視,這樣的日子也很累吧。
除了邵寧妙的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