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清朝興起史,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上奏認過,表示迅即督送。但就在使臣回朝之前的十幾天,猛哥帖木爾已於九月初三日同王教化的離家出發,前往北京朝拜皇帝去了。
猛哥帖木爾進京叩拜後,永樂皇帝授以建州衛指揮使之職,“賜印信、鈒花金帶”,賜其妻幞卓“衣服、金銀、綺帛”。猛哥帖木爾害怕受到朝鮮兵馬襲擊,於永樂九年(1411)遷往建州衛釋家奴居住的奉州,在今吉林市南輝發河流域一起耕牧。永樂十一年至十四年間(1413—1416),明廷另設建州左衛,以猛哥帖木爾掌衛事。
猛哥帖木爾對明朝中央政府十分忠順,除遣部眾進呈禮品外,還多次赴京朝拜,貢獻馬匹方物,僅據《明實錄》的記載,從永樂十一年至宣德八年(1413—1433)的二十一年裡,他就親自入京朝貢七次,明廷依例宴待,賜給彩幣、表裡等物。
猛哥帖木爾經常為明帝效勞。永樂二十年(1422)三月,明成祖朱棣率領大軍親征韃靼和寧王阿魯臺,猛哥帖木爾隨軍征戰。事後,為防韃靼報復,猛哥帖木爾上疏說:“達達(韃靼)常川往來攪擾,邊境去處,住坐不得”,奏準遷往朝鮮會寧居住。
明帝以猛哥帖木爾忠順盡力,一再嘉獎,宣德元年(1426)正月晉為都督僉事,賜冠帶,八年(1433)二月再進右都督。其弟指揮僉事凡察奉兄之命,於宣德七年(1432)二月入京貢獻馬匹方物,領受欽賜鈔幣、絹、布,三月又因“招諭遠夷歸附”之功,升為都指揮僉事。
明廷以原三萬衛千戶韃靼楊木答兀擄掠軍民牲畜,逃往斡木河流域,令猛哥帖木爾和凡察將其裹脅的遼東兵民送還京師,並派遼東都指揮僉事裴俊帶領官兵一百六十名,前往“招取楊木答兀下漫散人口”。宣德八年閏八月十五日,楊木答兀勾引阿速江等衛“野人”阿答兀、弗答哈等三百餘人“前來搶殺”,寡不敵眾,十分危急。這時,凡察及猛哥帖木爾之子阿谷等,人人奮勇抵擋,負傷力戰,猛哥帖木爾帶領部眾前來救援,殺退敵兵,迎接裴俊到斡木河本部住地。十月十九日,楊木答兀又“糾合各處野人”八百餘名,圍住猛哥帖木爾、凡察、阿古歹等家及裴俊營寨,燒燬阿谷大門。身為大明都督,聰睿機智、英勇頑強、威震各部的女真名酋猛哥帖木爾,為效忠明帝而奮勇戰死,阿谷及其他在家男子亦皆死難,婦女牲畜被掠,努爾哈赤的先祖遭到了巨大災難。
二、 五世祖董山
明宣德八年(1433)十月十九日猛哥帖木爾戰死以後,其子董山(亦名董倉、充善)與阿谷之妻,被“七姓野人”擄去,家財盡失,部眾死亡亦多,餘者“流離四散”,“存者無幾”,唯凡察逃脫。凡察竭力收集餘部,並上奏明帝,請求發兵征剿阿速江等衛“野人”頭目弗答哈等。明帝兩次遣使賚敕,諭令弗答哈歸還所掠人馬資財,又以凡察救援都指揮僉事裴俊有功,升為都督僉事,掌建州左衛事。不久,董山及阿谷之妻為毛憐衛指揮哈兒禿等贖出。年輕的董山返回阿木河後,外有仇敵“野人”迫脅,朝鮮兵馬亦“往來攪擾,不得安穩”,內有叔叔獨掌衛事,亡父多年辛苦建立之業,毀於一旦,部眾零落稀少,屈服於叔,處境十分困難。要擺脫這個危局,最迫切的是必須儘速離開朝鮮,返回明朝,先解決外憂,以後再與凡察叔叔商議衛事。因此,凡察與董山一再上奏,請求遷往灶突山蘇子河畔,與建州衛李滿住部合住。幾經周折,長達三年之久,正統五年(1440),凡察、董山終於率領部分屬民,逃出朝鮮,來到蘇子河口,人疲馬乏,衣食艱難。明帝聞悉,敕諭凡察說:“今已敕遼東總兵官曹義等,安插爾等於三土河及婆豬江迤西冬古河兩界間,同李滿住居處。爾等若果糧食艱難,即將帶回男婦口數,從實報與總兵鎮守官,給糧接濟,聽爾自來關給。……爾等既改過復歸,須要始終一心,敬順天道,不許復懷二三之意。尤宜約束所部人員,謹守朝廷法度,自在耕牧,安分生理,永享太平之福,毋仍侵犯鄰境,以取罪愆。”《明英宗實錄》卷七十一。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節 太祖世系(3)
董山雖然年輕資淺,勢力單薄,但驍勇善戰,銳意進取,竭力招集舊部,重振家業。他面臨的一個根本問題,是從叔叔凡察手中奪回建州左衛的大權,以便重振父威,並進一步更好地進行稱霸女真的事業。首先是印信之爭。明帝因猛哥帖木爾被殺,建州左衛之印被“七姓野人”搶去,乃頒新印,令凡察掌管。正統二年(1437)十一月,董山襲封建州左衛指揮使後,上奏明帝說“舊印已獲”,其意顯然是要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