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土大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校園,我們的昨天今天明天,木土大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蓮城大學是中國高校歷史上少有的沒有經過大規模合併的重點大學,所以蓮城大學只有一個校區,作為單一校區來說,蓮城大學的校園面積在江南省內是名列前茅的,從學校最南端的校門口走到學校最北端,大約要走上 50分鐘,所以後來校門口到學校北苑開通了收費乘坐的電瓶車,從學生公寓到商學院階梯教室,正常步行也需要25分鐘,嚴寒也很喜歡下課的時候獨自漫步在校園裡。嚴寒來自江南省西部山區城市,偶爾想起自己高三時對大學的憧憬,再後來,就是拖著簡單的行李,來到離家不算太遠的大學校園。中學老師們總說,進了大學就是象牙塔裡的天之驕子。老師們還說,高中辛苦三年,到了大學就可以放肆了。
嚴寒的理想其實是去北京讀大學,高二的時候,嚴寒參與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cba籃球節目活動被選中,全國只有10個名額,嚴寒幸運地成為其中之一,那一次北京之旅,讓嚴寒感受到了北京城市和高校的魅力,嚴寒尤其喜歡北京的秋天,覺得“秋高氣爽”四個字只有北京的秋天才最為符合,當年的嚴寒雖然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但是那時候就覺得城市比大學更重要,如果是一線城市三流大學和三線城市一流大學,嚴寒一定會選擇前者。然而,人生有一些關鍵的選擇並不是完全能由自己做主的。嚴寒也想到自己高中暗戀的女生,那個如同陳睿口中從漫畫裡走出來的女生,在高考指揮棒的壓迫下,高中三年,嚴寒只是靜靜地暗戀著,剛進大一時嚴寒曾給她寫過一封書信,也未曾表露心聲,但女生其實心裡明白,只是好感未到所以也無意說破。嚴寒心想,此時的她,也許正和自己一樣,正在北京的校園裡漫步,旁邊可能還有個英俊帥氣的男朋友,他們可能正手牽著手,下課了一起去吃飯、去逛街吧。想到這裡,嚴寒覺得人生很奇妙,高中時代發生在自己身上以及身邊的愛情,姑且稱為愛情吧,也曾那麼美好,那麼轟轟烈烈、刻骨銘心。嚴寒高中的同班同學,曾經愛得死去活來的兩個人,因為女生去了外地上大學,男生留在本地復讀,說好要每天煲電話粥,一定要等男生來年考到女生大學所在城市去。可愛情終究敵不過現實,不到半年女生就提出分手,連見面的機會都不給一個。這件事情當年給嚴寒的觸動很大,男生是自己的好兄弟,後來也考上了大學,大學裡也遇到了真愛後來攜手走進婚姻殿堂,也算圓滿,但每當嚴寒腦海裡浮現出曾經那兩人如膠似漆的畫面,嚴寒的心都有種隱隱作痛的感覺。
商學院是蓮城大學裡的第一大院,人數有3000之多,由於基數大的原因,所以學校裡搞什麼比賽一般都是商學院佔據第一第二的位置,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商學院階梯教室上課,老師們一撥一撥地來,又一撥一撥地走。不少專業課的教材是這堂課的老師自己編著出版的,當時的嚴寒覺得很了不起,後來才知道其實不少也是東拼西湊為主。有些老師的普通話也不是很標準,南腔北調的,讓你很難集中思想跟著老師的思維一起轉,嚴寒的班主任是婁化市的,這個地方的方言是出了名的難懂,說快了有點兒像日語,一句話10個字,其中6個字要靠猜,不過大學的班主任不比中學,嚴寒大學四年班主任就見過4面,還不如任課老師多。老師上課的風格迥異,有的老師照本宣科,有的老師張揚跋扈,嚴寒喜歡的一位老師叫彭源,彭老師從來不按照課本講課,講到激情處竟放聲歌唱,偏偏彭老師的到課率經常超過100。所以大學裡,學生要適應老師的節奏,而能跟上節奏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其實是靠自學,再有一小部分就是自我放棄了的,八二定律在哪兒都有效。後來有人說,大學不像高中,60分就萬歲,多1分也浪費。大學裡,有的人追求過程,有的人只看結果,嚴寒顯然是追求結果的人,有的科目考試,只要能過,哪怕是作弊過的也行,因為嚴寒本來就覺得這門課的設定在這個專業不合理,過了以後就再也不想了。
嚴寒這個班男女比例基本達到1∶1,不像外語系或者理工科的班級陰陽比例那麼失調,班上同學沒過多久就分成了若干個小群體,群體與群體之間基本不互相往來,且保持著相當高的穩定性,這一點尤其在女生裡面比較明顯,城裡學生基本上是一撥,農村來的基本只和農村來的玩兒,在這城鄉差異的兩大群體中,又各自分了幾個小群體,例如同一種方言語系下的玩兒在一起,喜歡唱歌跳舞的玩兒在一起,等等。小群體和小群體之間偶爾會有些交集,但基本都不會跨過城鄉的這一條界線。男生這邊則相對好一些,相互間的界限沒有那麼明顯,畢竟遊戲和體育可以迅速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此外,大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