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部分,材料帝國,南方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應急處置大隊,就是安河省軍區正在籌建的特種部隊,只是用了一個相對比較低調的名字而已。葛東巖已經被內定為應處大隊的一箇中隊長,他拼命向嶽國陽推薦秦海發明的工兵鍬,就是希望這種工兵鍬未來能夠成為應處大隊士兵的標準裝備。
“這種工兵鍬,咱們是不是可以讓修械所自己製造?”嶽國陽問道。秦海的工兵鍬,涉及到多種功能,結構設計上頗有許多新穎之處。但形狀和結構上的創新是無密可保的,別人已經看到了這種設計,要仿造起來並不困難。當年的人們沒什麼智慧財產權意識,就算有,嶽國陽也不會介意,為國防事業做貢獻的事情,你敢扯什麼智慧財產權?
葛東巖也沒往智慧財產權這個方面去想問題,他想得更多的,是材料的問題。他搖搖頭道:“這種工兵鍬的設計沒什麼複雜,但是用的鋼材是修械所解決不了的。我先前那把匕首就是修械所造的,當時用了一塊最好的廢鋼材,可是和這把匕首的鋼材比起來,簡直差勁到家了。”
“你不是說這鋼材是秦海他們自己煉的嗎,咱們修械所不能學著煉出來?”嶽國陽道。
葛東巖道:“這個只怕有難度,一是怎麼煉的問題,二是咱們修械所也沒有鍊鋼裝置啊。”
“他們怎麼就會有鍊鋼裝置……”嶽國陽下意識地抬了一句槓,說完自己也覺得無趣。省軍區的修械所原本的職能就是做一些修修補補的工作,不像農機廠是側重於製造。修械所需要使用一些鑄造件的時候,都是請地方企業協助生產的,本身的確沒有鍊鋼的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