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一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部分,第三帝國的興亡,閒來一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以密集的兵力進行大規模的突破,以打破戰線僵持不下的局面。
這對未來西線戰局是驚人精確的預測,今天讀到它的時候,人們不禁要問,在當時的盟國方面為什麼就沒有一個人能有這樣的見地?
希特勒在戰略方面的見地也是卓越的,他說,“唯一可能進攻的地區”是透過盧森堡、比利時和荷蘭,首先應該記住兩個主要的軍事目標:摧毀荷、比、法、英的軍隊,從而在海峽沿岸和北海之濱取得立足之地,這樣德國空軍就可以從這裡起飛對英國進行“無情的轟炸”。
他回過頭來又談戰術問題時說,最重要的是隨機應變!
這一戰役的特殊性質,可能使我們有必要最高度地運用隨機應變的策略,在某些地點需要集中超過一般比例的進攻或防禦的兵力' 比如坦克或反坦克部隊'。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又需作低於一般比例的集中。
至於進攻的時間,希特勒告訴他的那些滿心不情願的將領們說,“不能開始得大早。但是隻要有可能,無論如何必須在今秋發動”。
德國的海軍將領們與陸軍將領們不同,儘管英國艦隊佔有壓倒優勢,但是他們在採取攻勢方面卻無須希特勒的任何催促,事實上,在從9 月末到10月初的那些日子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