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大流寇,傲骨鐵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兵外,其餘無一不是土匪賊盜出身,哪在前明做過什麼官,一個個都是訕訕,不知如何回答。
“難不成諸位都是土匪?”
張國柱驚詫。
許部諸將更是面紅耳赤,無人敢答話。
“哼,本帥堂堂男兒,豈能與爾一幫土匪為伍!”
張國柱猛的拍案,喝道:“來啊,將這幫匪類給本帥拖出去砍了!”
此言令許定國及部將吃了一驚,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堂外已然衝進數十甲衣執刀勁卒,將許部眾人團團圍住。
“張帥,這是何意!”
許定國已知發生何事,但卻未怒斥張國柱背信棄義,而是一臉困惑且吃驚的樣子。
“張帥容稟,我等是一片真心棄暗投明,絕無反覆!”
“我等投誠一片真心,蒼天可鑑!”
“”
許部一幫降將嚇掉了魂,紛紛跪下叩頭。
汝州知州馮煥龍等文官也是駭得手腳冰涼,不知所措。
張國柱卻是不為所動,只冷笑道:“本帥饒過你們,那些叫爾等禍害的冤魂又到哪訴苦!”
言罷,堅決揮手:“拉下去,砍了!”
“張國柱,你背信棄義,你言而無信,沒有我許定國,你淮賊能進這汝州城!”
許定國再不偽裝,驚怒叫罵起來。
“張賊,你殺了我們,往後誰還信你!”
“賊人無信,卑鄙無恥,張國柱,你不得好死!”
“”
被淮軍勁卒按住的一眾許部降將破口大罵,他們是看出來了,張國柱這是真的翻臉要殺他們!
一個個腸子都悔青了,早知淮賊言而無信,他們寧可戰死,也斷不會開城投降。
席間尚有十數名許定國及諸將親兵,這會都是駭然變色,正要拔刀時,邊上有一淮軍將領朝他們喝了一聲:“此事與你們無關,回頭俱有賞賜。”
說話的是在馬三寶。
眾親兵聞言,彼此互看,無人敢動。有心想反抗救人的,也得思量他們能不能幹過滿堂鐵甲衛士。
見部下無人敢搭救,一眾降將更是驚懼絕望,有數人竟是失聲痛哭起來。許定國的長子許爾安、次子許爾吉更是在那嚎哭叫爹。
許定國苦苦求饒,張國柱不為所動,眾甲衣勁卒一擁而上,將許定國連同麾下十數將領盡數拖到廳外。
早就待命的行刑隊大刀舉起,轉瞬就是十幾顆人頭落地。繼而這些人頭又被拎起提進廳內。
“爾等莫慌,這汝州百姓還要爾等來撫”
張國柱掃了一眼死不瞑目的許定國首級,舉起酒杯示意汝州知州馮煥龍等人舉杯。
馮煥龍等人叫十幾顆首級駭得腿都哆嗦了,半天才把酒杯舉起。
襄陽城外。
一身戎裝的吳三桂同謀士方光琛看著眼前的襄陽城,二人心中俱是感慨萬千。
“夏分天下為九州,今襄陽於當年分屬荊、豫二州之域。商周時期,封國林立,至春秋,有強楚據此。楚不敵秦,襄為南陽縱觀古今,這南陽寶地,出了多少英雄啊。”
因剃髮易服原因,方光琛如今是一身滿洲男子裝扮,光禿禿的腦袋配著他手中握著的羽扇看起來很是不倫不類。
其父方一藻是崇禎年間的禮部尚書,當年兵部尚書陳新甲力主同滿洲議和,於是和崇禎帝商議後決定派方一藻赴盛京同滿洲接觸。
可方一藻深知議和之事幹系太大,不敢瞞著朝堂偷偷去盛京,就派了一個“瞽人賣卜者”周元忠出關到滿洲洽談。
滿洲方面,洪太並沒有因為明朝派來的只是一個算命的而大怒輕視,反要下面隆重接待這個周元忠,對周帶來的明清議和條件也基本上答應。
可惜,明朝反對議和聲太大,崇禎不敢最終拍板。為了逼迫明朝簽約,洪太遂發起第三次入關。此役,殲滅了明朝主戰派盧象升,但仍是沒能讓明朝簽訂和約。
方光琛早年遊歷關外,對滿洲習俗瞭解頗多。
當初崇禎死後關寧軍三位主腦分別是薊遼總督王永吉、遼東巡撫黎玉田、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在繼續抗清還是降順的關鍵抉擇時,同知童逵行向王永吉提出“借師助剿”建議。
吳三桂拿不定主意,便問方光琛,方建議“莫若請北兵進關,共殲李賊,事成則重酬之。”
隨後,借兵助剿一事在關寧高層達成一致。
後來多爾袞要關寧軍剃髮,吳三桂等人還頗猶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