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大流寇,傲骨鐵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初方大猷勸降耿仲明時,曾給其總兵、郡王、親王三條路。
也就是耿仲明按兵不動,大順滅清之後可為總兵;佔據良鄉封堵多爾袞後路糧道可為郡王;揮師攻破北京可為親王。
從耿仲明實際表現來看,獲封親王肯定是不夠的,因為北京城並不是耿仲明拿下的,以耿部自身實力也可能攻破北京。
但一個郡王卻是夠格的,因為要不是耿仲明於多爾袞的背後來了這麼一下,陸四指揮的西路軍也不可能將多爾袞集團拖死在保定於良鄉之間的涿縣,繼而取得戰役勝利。
何況,耿仲明在滿清那邊就是懷順王,到了大順這邊縱是不再上一個臺階,保留原來的郡王待遇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陸四卻沒有履行諾言,不僅沒給耿仲明封王,甚至連國公都不給,只是封其為侯——定義侯。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隨著大順的節節升高,陸四有必要增加大順爵位和官職的含金量。
從前滿清入關時,吏部問多爾袞如何安置前明降官,多爾袞手一揮說一律加一級任用。
原因是滿清人少,以小族臨大國,必須重用降官漢奸,否則何以立足?
怎麼才能讓降官喜出望外,感激涕零為大清效命?
加官晉爵唄。
如今大順強勢,中國三分天下實力最大者,陸四卻不能學多爾袞只要來降的就一律加一級任用,反而傳諭政務院及吏政府那邊,今後不管明、西還是蒙古來降來歸者,非大功者不得加官,也一律降兩級任用。
如此做法,看上去好像大順有點拒人千里之外,但實際上卻能讓大順的官職變得更加正式,更加誘人。
因為,大順最強。
當官的都是聰明人,他們會知道如何選擇。
大順這邊表現的越強勢,越正規,那些降官才會趨之如騖。
給耿仲明一個侯爵,已經是難得了。
耿仲明只要不傻,看看十二位侯爵名單,就當知道自己能為侯爵已是隆武皇帝隆恩浩蕩,對他刮目相看。
不然,以他懷順藩的實力,莫說侯爵了,連伯爵都不夠格。
四大國公、十二大侯爵以外,獲封伯爵的有賀珍、黃昭、郭嘯天、孫國富、麻天水、楊祥、洪寶、李化鯨、李成棟、胡茂楨、李來亨、柏永馥、沈廷揚、程思華、代善、濟爾哈朗、郭登先、白鳴鶴等。
連同辛思忠、黨守素、牛萬才、藺養成、馬科、劉忠等人,計隆武朝共封伯爵二十四人。
伯爵“成份”上,農民起義出身的佔了三分之二,餘下三分之一是前明降將。
這二十四人中有兩位滿洲代表,即歸義伯代善、順義伯濟爾哈朗。
給這二位封伯,更多的是政治意義,以便能夠和平解決瀋陽、遼陽殘餘清軍,及分裂阿濟格麾下的滿洲八旗兵。
代善、濟爾哈朗已經分別給關外和阿濟格那邊寫信,希望他們能夠歸降大順。
關外那邊留守的是奴爾哈赤三子阿拜和多爾袞的親信何洛會,代善和濟爾哈朗的勸降應該會起作用,因為如果阿拜同何洛會堅持抵抗,他們的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全城玉碎。
阿濟格那邊,孫武進遞來的訊息說這位英親王同史可法接上了頭,陸四還挺欣賞阿濟格這麼果斷,所以傳諭阿濟格要效忠的大明弘光天子,務必要給英親王一個忠王封號。
拉來阿濟格是不用想了,拉一些滿蒙八旗兵過來是絕對有可能的。忠貞營這個榜樣在那,八旗的家眷也都在順軍手中,那些阿瑪、阿牟其們怎麼選,心中都有杆稱。
對吳三桂,因為陳圓圓的緣故,陸四沒衝冠一怒把吳家給滅了門,現在也是按程式派人去勸降吳三桂。
平西王肯不肯來降,陸四無所謂。
尚可喜那邊,陸四卻是真的火了,已經傳諭將尚部家眷遷往臨清,並要人給尚可喜最後遞一次話——不降就殺人。
另外這次封的四大國公之外還有一位公爵,即歸順安樂公陸福臨,這位公爺又被稱為國姓爺。
因為就在前天,陸四剛剛頒諭賜福臨為陸姓。
一是表示大順隆武天子對過去滿洲小國主的寬仁,二是名義上陸四現在就是福臨他爹。
因為福臨他娘不久前在永壽宮受了大順龍恩。
後爹也是爹。
都跟娘過來當拖油瓶了,改繼父的姓不是很正常麼。
陸四他二伯家的陸小華子不就是這樣姓的陸。
而愛新覺羅及其它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