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部分,大清真相,吻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了,清人呢?多爾袞十五日在翁後,見到了吳三桂的請兵使者,得知了原委。好傢伙!這麼大的餡餅掉下來,豈有不受之理?心中雖然有點狐疑,但也不妨礙他改變行軍方向,朝著山海關而去。

起以雄關定中原(2)

吳三桂請兵之初,並不知清軍已在徵明的路上,他的計劃是多爾袞按過去老路線入塞(西協、中協),而他則從山海關而來,雙方合力攻打北京城。很顯然,多爾袞並未按照吳三桂的請求去做,也難怪,一個強者怎會任你擺佈,何況你根本就沒有提到一個“降”字。

既然這樣,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那就疾馳而去吧,沒想到多爾袞與李自成竟是半斤對八兩,那邊慢騰騰,這邊遲緩緩,二十日清軍才行至連山,接到了吳三桂第二封求援信,直截了當地求他救援山海關,因為李自成的大部隊就快到了。

清軍這才一晝夜疾馳二百餘里,二十一日傍晚到達山海關外,很快便與唐通所部交了一次鋒,輕鬆敗之。想必李自成不用多久,便會知道滿洲人來了,那麼第二天的決戰,大順軍打的也不應該是一場無準備之仗。

多年死對頭走到一起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吳三桂自然是一片誠心,可人家一時半會兒哪能看清呢?多爾袞很謹慎,說他精明幹練行,勇略不足也可,就看你站在什麼角度了。反正到了山海關大門口,縱使你吳三桂派多少使者前來懇請,他就是不願進去,領大軍駐於關外四五里遠的歡喜嶺,並嚴令當晚“披甲*,夜半移陣”。

吳三桂一看急了,這樣下去怎麼行呀,只好一大早親自去見多爾袞,求其入關。雙方一番交涉,多爾袞感受到了他的誠意,疑慮大減。雙方達成了一個口頭協議:“桂念腹背受敵,勢不得全,乃與清帥約雲: ‘從吾言,併力擊賊,吾取北京歸汝。不從吾言,等死耳,請決一戰。’問所欲?曰: ‘毋傷百姓,毋犯陵寢。訪東宮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黃河為界,通南北好。’清帥許之,攥刀說誓,而以兵若干,助桂擊賊。”(《諛聞續筆》卷一)

這個協議是否存在,歷來紛爭不一,難有定論,存在的可能性也許更大一些。清人這次出兵,最高目標一開始也不過就是取得河北數省,真像協議中所言與明以黃河為界,那不就實現了嗎?而他吳三桂剛請兵時,便有了給人家財帛再裂地以酬的打算,最後達成這樣一個協議也屬正常了。

後來,戰敗於山海關的李自成想和談時,吳三桂提出的一個條件也是:“請歸太子二王,速離京城,奉太子即位而後罷兵。”(談遷《國榷》)李自成答應,如果讓他順利撤離北京,即把太子二王交出來,二者於是成交。倘使沒有與多爾袞協議在前,吳三桂這樣做那可就裡外不是人了。

再過三十年,吳三桂起兵反清時,激昂的檄文中就曾憤然指責多爾袞背盟,義正詞嚴的樣子真不像編造出來的,而當時清廷的反應也並非堅決否認,倒有點刻意迴避的味道,若其間沒有貓膩會如此嗎?再說了,清人佔了京城後,剛開始也是按照黃河為界行事的,並沒有打算南下,與他們起初的戰略相吻,也與這個協議內容相合。這方面以後再說,還是繼續看那命運攸關的山海關大戰吧。

能夠達成這樣的共識,多爾袞是高興的,因為入主中原的空前偉業在向他招手了。而後他又提出要求,為便於戰場上同大順軍相區別,吳軍將士們都要剃髮,因時間太緊迫來不及了,便定以肩膀上系塊白布作分辨。吳三桂是當場剃了發,等於是降了清。接著雙方又歃血定盟,一番肝膽相照的激情宣洩後,抗順統一戰線正式形成了。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吳三桂已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歷史的大勢也更不會按照他的設計來演進了。

起以雄關定中原(3)

隨即,清軍有史以來第一次入了山海關,左翼英王阿濟格率萬餘騎入北水門,右翼豫王多鐸領萬餘騎入南水門,多爾袞自統主力入關中門。清吳一旦聯手,李自成敗局已定。

清軍戰鬥力本來就強,人馬最少也有十四五萬,再加上吳三桂的五萬,算算多少人吧;而李自成只有六萬人馬,即便沿途收容了唐通的部隊,也不會超過八萬,與人家相差太懸殊了,怎能打得過?老李呀,兵力太分散,還有主力部隊在外面,現在後悔了吧?

四月二十二日,大順軍先與吳軍在石河西紅瓦店一帶再來一番拼死搏鬥,驚天地泣鬼神啊。大凡一個民族衰弱時,最勇猛的表現一般都是在窩裡鬥中,這次自然也不例外。雙方苦戰了大半日,下午時分,吳軍支援不住了,大順軍也已筋疲力盡。

就在此時,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隨身空間鄉村小神醫

郭家七叔

開局一個金錢掛

晨鍋鍋

愛上天使

卡車

圓心

紫色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