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拾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做個捕魚籠,我在荒野做美食,言拾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顏打算做的是一個捕魚籠。
這種東西很多地方都會用,原理就像那種捕蒼蠅的籠子一樣。
只要入口做得容易進不容易出來,就可以了。
蘇顏只打算做個簡單版的,就做兩個圓錐形狀的東西。
一個大的,一個小的,直徑差不多一樣。大的做高一點,頂端封死。小的做矮一點,頂端開著,還特意把編織的藤條多留長一點,讓魚兒游進去,不容易游出來。
婉兒越看眼睛越亮。
“蘇顏,這麼說,今天我們就能吃上魚啦?”
“應該可以。”
蘇顏把兩個圓錐合在一起,用一些細韌的樹皮緊緊拴住。
“走,先試試去。”
蘇顏帶著婉兒,鑽出林子,來到山坡下。
山上的溪水彎彎繞繞,最後匯到山腳下,聚成了一個水潭子。
潭子不大,但裡面有不少魚,有人實在找不到食物時候,會跑到這水潭子邊上抓魚。
不過很少能抓到的,最多就在入水口或流出去的水道邊,抓到些小魚小蝦,或是小螃蟹小螺螄之類的東西。
“去找幾個螺螄來,小心一點,先用竹竿趕一趕。”
先驚驚草,把藏在裡面的蛇鼠蜥蜴趕走。
等到婉兒找到了幾個大螺螄回來,蘇顏已經把幾根藤條聯結了起來,足有十來米長。
再把捕魚籠牢牢綁在藤條上。
“這些夠了嗎?”
婉兒把螺螄遞給蘇顏。
“夠了。”
蘇顏隨手拴了一塊石頭,把螺螄外殼砸碎,露出裡面白色帶點淡黃的螺肉。
“這個我們能吃嗎?”
婉兒問道。
“嗯,這個不太好吃,不過要真是沒有東西吃,也可以吃的,只是,要做得特別熟才行。”
蘇顏不知道這種螺螄有沒有寄生蟲,反正她記憶裡,自己就沒有吃過這種大螺螄。
“有一種小的好吃,還有一種長一點的,長得像釘子一樣螺螄,千萬別吃。”
那種是福壽螺,有很多寄生蟲的,吃了會要老命的。
“哦。”
婉兒見蘇顏不打算吃這東西,立即就對它們失去了興趣。
把螺肉丟到籠子裡面,蘇顏找了個旁邊有樹的地方,把籠子儘量往水潭中間扔過去。
再把拴著籠子的藤條拴在樹上,蘇顏抬起頭來的,看看四周沒有什麼人,說道:
“一會兒,我們再來收籠子,走,我帶你去找點好吃的。”
進入林子裡,蘇顏就像魚兒回到了大家。
林子裡的每一種植物和活物,都讓她感覺到很親切。
而她最先發覺這裡和一般的林子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這裡的物種,十分神奇。
各種外來的物種,明明記憶中根本不是生長在一起的植物,偏偏會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地方。
這種感覺,給人的感覺,就好像這裡是一個植物園一樣,人工種植了許多不同地帶的植物。
除了這幾天吃的芭蕉芋之外,蘇顏還發現了好幾種可以用來做主食的作物。
比如薯類,比如土豆,比如地瓜。
蘇顏所認識的地瓜,不是一般人認為的紅薯之類,是另一種多汁的植物根莖,白色,味甜,可以生吃當水果,也可以做熟了當菜。
一般南邊,才會把紅薯與地瓜分開叫,而很多地方的人,則是把兩種叫法都認作是紅薯。
至於那些像玉米,小麥,水稻這一類,長在地表上的作物,基本上都被人給採光了,就算沒有工具加工,只要燒熟了,都能下肚充飢。
只是,就這麼大一點地方,又怎麼能耐得住幾百號人的搜刮呢,除了不認識的作物,基本上這方圓四周,已經很難找到吃的了。
幸好,氣候不錯,野菜長得快,長了一茬又一茬,大多數就採野菜為生。
還有一些人,就拿自己能拿得出來的東西,去換吃的,物件或自己。
“今天運氣真不錯!找到了不少野果子!”
婉兒忽然輕呼起來。
蘇顏一看,原來是些野草莓。
她沒興趣,這種野草莓很小,雖然看起來顏色很豔,可吃起來味道很淡,真不怎麼樣。
“嗯,其實,這個也能吃的。”
蘇顏指著一種果實像石榴形狀的野果子,只有大拇指大小,果皮外有一層短短的茸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