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9章 漸行漸遠漸無書,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斬殺劉虞這樣跋扈的事情來,因此相互之間也留有一些顏面在,雖然這些士族豪右都沒有明確的指名道姓,但是袁紹也大體上知道了是在前線的將領做得這些事情,所以就佯裝動怒,下令申斥,多少給些面子對付過去就是了。
但是隨著戰爭時間的拉長,這種事情難以斷絕,一而再,再而三之後,不管是袁紹還是冀州士族豪右,心中都難免產生了一些隔閡,而這樣的隔閡會不會演變成為裂縫,又或是在將來會變成什麼樣的形態,誰也無法預料。
雪花紛飛當中,這裡已經是徵西轄下的境地,沿著山谷穿山越嶺而來的大隊流民,就是從這個地方而入上黨太原地區。
在山道出口的開闊地區,已經搭起了不少棚子,挖出了許多地窩子。先期抵達的流民已經有千餘人之數,每日在棚子那裡領點乾糧熱湯,晚上就在地窩子裡縮成一團。雖然還算是苦,不過比起路上踏雪蹣跚而行,已經是好到了天上去。
這些一進入徵西境內的流民,幾乎每個人都得到了安置,別的不說,單單在吃食方面上,就已經是給得極厚了。甚至比起在冀州邊境苦挨度冬的時侯還吃得多好上了許多,在棚屋發放的雜量粥,也是濃稠,一碗喝下肚子去,頓時渾身上下暖燙燙的舒坦,至少能頂得一兩個時辰!
在冀州邊境的時候,雖然有寨牆破屋擋風,可每天一家幾口,說不定才有這樣一碗粗糧填肚子,什麼一天兩頓,什麼一人一碗,更是想都不用想,每日每夜的都是餓得眼睛都發綠,恨不得連地上的凍土都搓起來吃了!
更不必說還有多少窮苦的人家,連破屋都沒有,同樣也就是靠著挖地窩子出來棲身!
就是靠著這吃食上給的得厚了些,這麼多流民才能在進入了徵西境內挨下來。雖然還有一些在路上撐不住凍死的,可這些流民早就麻木了,在每一年的冬天的季節裡,就算留在原本的家中,正常來說,十個人是起碼要死一兩個的,一些老弱甚至不為了拖累家裡的年輕人,趁著自己還能走動,就半夜悄悄自己進了山!
現在還算是多全活了些……
對於徵西,這些逃難的流民也感覺有些奇怪。至少和袁紹之間的關係,不用說是奇怪的了。不過卻不關他們這些邊地小老百姓的事情。他們所關切的,還是自家切身,能不能在這個世道多活幾年。
入得徵西境內以來,徵西麾下派遣了不少的精壯兵卒直接進入了他們隊伍當中,以為統領。有這些兵卒主持管理,也就少了許多流民隊中慣常弱肉強食的事情。
雖然每日驅趕他們做這個或是做那個事情,也需要在白日內在雪地裡面東奔西走,搭建棚屋或是挖掘地窩什麼的,可是也都有些照應,每日分發下來的雜糧粥說多少就是多少,基本上沒什麼剋扣的,也未曾擄掠流民隊伍當中女子,因此約束得雖緊,還有時時刻刻都要遵守的什麼所謂的“衛生條例”,但是這些流民也沒有什麼意見。
這種時間,能活下來就不錯了,更何況徵西給吃給喝,吩咐什麼就做什麼就是。
雖然這些流民未必懂得看這些徵西兵卒究竟怎樣的甲堅兵利,但是隨隨便便就能調配運輸來一車車的糧草和各類物資,就已經足夠證明徵西是有多麼的富庶了。
反正這些流民就算是在冀州幽州,也多半都是是依附著各處堡寨豪強求活,如今換一個明顯比起之前的那些士族豪右更加厲害的徵西將軍斐潛依附,對於這些習慣了勞苦困頓的流民來說,或許並不是一件壞事。
早些來的流民當中,一部分比較精壯一些的已經收編往內遷移,而留在這裡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後來的,以及不怎麼適合繼續長途跋涉的人員。
正因為如此,現在在上黨太原左近設立的流民收納之所,看起來還算秩序井然,沒有什麼騷亂。
張遼帶著張繡,還有二十幾名的親衛,站在不遠處一個山丘之上,凝神看著眼前一切,神色還算是滿意。雖然天氣著實有些冷,但是周遭親衛卻沒有一個顯出縮手縮腳的模樣,在張遼身邊站得筆直,就連身上的鐵甲染上了風雪也不會多抖兩下。
此時此刻,一名管著收容流民營地的軍中司馬正恭謹向張遼回稟:“啟稟校尉,這些時日,新到了流民合計一千三百二十六人,夜間熬不住凍死了有四十七人,皆是老弱。每日每人給足兩頓稠粥,還有些熱湯供應。每個時辰都有兵馬巡營,但凡有不法者,皆就地懲處!”
“約束得還算是不錯!”張遼點了點頭,說道,“好生看著,接下可能還有流民會來!雖說天寒地凍,時疫不易生髮,但是該有的規矩一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