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3章 正是少年滿豪情,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就足夠斐潛在太行的幾個山口修建一些常駐的兵寨了。

兵寨兵卒不需要很多,五百八百就差不多了,只要是卡在哪裡,就足夠讓任何想要透過山道的人犯嘀咕。

防禦了這個方向,接下來的重心就要轉換一下了。

“大將軍的面子,多少還是要給一點的……”斐潛安慰了張繡一句,目光放向了遠方,“……機會還有的是……不用急,這功勳少不了你的……”

………………………………

徵西將軍斐潛這裡才剛剛結束了爭鬥,而在雒陽的爭鬥才剛剛拉開序幕。

天子的國丈伏完面無表情的在黃門的帶領之下,進了宮門,準備覲見漢天子劉協。

伏完乃琅琊東武人,中興名臣伏湛之後。伏家乃儒學世家,以研習《詩經》名揚天下。自孝武皇帝始,家中名儒、名臣便層出不窮。伏湛的父親伏理曾是孝成皇帝的老師。伏湛曾是光武皇帝朝的大司徒、陽都侯,甚為光武皇帝所倚重。

伏湛的五世孫叫伏無忌,本朝碩儒。永和元年,他與議郎黃景校定中書《五經》、諸子百家和氣術。伏完是伏無忌的孫子,他的夫人是孝順皇帝的女兒陽安長公主。他的女兒是當今天子的皇后。

所以伏完雖然自己不怎麼精通權謀,但是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之下,多少也是耳燻目染了一些,並非全數什麼都不懂。

崇德殿之前,黃賢見伏完來了,上前幾步拱手行禮。

伏完也稍微停下腳步,向黃賢還了半禮,臉上也帶了些笑容,說道:“黃將軍,近來可好?”

黃賢一板一眼的說道:“託國丈之福。”然後在前引導。

伏完笑著,一邊緩緩跟著黃賢向前走,一邊輕聲說道:“近日河洛不寧,陛下安危仍需將軍多加費心了。”

黃賢站在大殿之前,再次拱手說道:“國丈言重,此乃某職責所在,定然盡心盡責。”

伏完依舊笑著,點了點頭,然後才往大殿內走。每邁出一步,笑容就少了一些,等走到劉協面前的時候,已經全然沒有些笑意,恭恭敬敬的朝著劉協行禮。

劉協讓伏完就坐,閒扯了幾句,伏完也挑了一些城中發生的趣事,跟劉協說了,倒也其樂融融的模樣。

過了片刻之後,劉協就像是忽然想起什麼事情一樣,不急不緩的說道:“皇后知愛卿欲來覲見,特做了一個香囊……嗯……”

劉協在袖子裡摸了一下,然後又換了另一隻袖子,皺了皺眉頭說道:“定是落在了皇后之處……啊,那個誰,去皇后之處取來……”

劉協用手一指,點名讓一旁伺候著的一名黃門宦官去拿香囊。

黃門宦官抬了抬眉毛,旋即躬身領命,往後退了幾步,出了大殿。

劉協盯著那名黃門宦官走遠了,方嘆了一口氣,輕聲說道:“朕名為天子,實處囹圄也……”

“陛下!”伏完伏地而拜,“老臣無能,罪該萬死……”

劉協笑了笑,伸手虛虛一引,說道:“愛卿不必如此,亦非愛卿之過也。”這麼多年,劉協也看開了一些,畢竟牢騷什麼的,偶爾說說倒是有利於心理健康,但若是無時無刻不講逢人便倒苦水,那和怨婦有何區別?

伏完皺了皺眉頭,扭頭看向殿外,下垂的花白長眉動了動,眯縫著眼,低聲說道:“陛下,若是覺得此賊礙眼,老臣自有方法……”

劉協擺了擺手,說道:“木不除根,剪修枝葉,亦是無用。”

“陛下,”伏完再拜,沙啞蒼老的聲音有些顫抖,似乎為劉協如此明理而欣慰高興,“陛下天姿聰慧,假以時日,定然中興大漢,成光武之業也!”

“光武……”劉協微微抬頭,目光投向了遠方,露出了些許的憧憬之色,但是很快就收了回來,看著伏完低聲說道,“愛卿,城外……當下如何了?”

“啟稟陛下,溫侯已至滎陽……”伏完也貼近了一些,壓低了嗓門,生怕被誰聽見一般,“阻於虎牢,而不得入也……”

“虎牢?”劉協沉吟著。

楊彪在河洛定下根基來,又怎麼會對於山東士族沒有防備?雖然說虎牢的駐兵並不是非常多,但是對於呂布來說也並非輕而易舉的就能攻的下來。

呂布打著要扶持劉協親政的旗號而來,自然切中了劉協的痛點。劉協顛沛流離,甚至拒絕了斐潛的挽留,執意要來雒陽,不就是為了能夠在這裡重新撿起漢朝的榮光,實現他自己原有的夢想麼?

然而,現實的冰冷,依舊讓劉協貼上去的臉蛋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