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5章 三人成虎新的後續演化,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樣的問題將隨著管轄距離的增加,會帶來更多的不便,甚至會影響整個經濟的秩序。
華夏古代錢幣制度,是以銅本位為交換價值基礎,是有嚴格規定和規範的錢幣制度,否則,銅本位也不會成為東方貨幣體系的核心,影響輻射到周邊各個國度,綿延千年。
現在斐潛製造的交子,基本上來說一方面因為技術較強,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仿造的成本過高,並不是太值得去做,所以仿製品尚未出現,但是這就意味著將來一定沒有麼?一定安全和便捷麼?
一個很顯著的問題,交子這麼多年的使用過程當中,必然有日常的損耗,就像是後世紙幣一樣,斐潛等於是要負責回收這些接近於廢棄的交子,在漢代負責兌換的傾銀鋪又不像是後世大城市到處都有的atm,而是有些像是邊遠窮鄉僻壤,三四十里都不一定能有,數量嚴重不足的傾銀鋪,同樣會限制住整個交子的推廣。
第二個方面,就算是在平陽,有時候不小心也會混雜進一些假的交子,倒不是仿製的,而是比如說當五枚的,結果因為汙損難以辨認,非說是當十的,甚至當五十的……
這些黴變的,缺損的,汙濁的,若是全數不於退換,交子的信譽也就會隨著而衰敗,所以只能說更換,但是繼續這樣做下去,必然會帶來更多的問題,不是沒有辦法解決,比如引進標號系統等等,但是這樣會使整個複雜程度提升很多很多,不完全在技術上,還有在人員上,要求都要更高,未免就感覺會有些得不償失。
而給這個交子貨幣體系最後一擊的,則是龐統徐庶賈詡三人的謠言。
隨便想想都知道,當傳說徵西將軍身故之後,手頭上還有交子的人會做出一個什麼動作?
因此斐潛在回到平陽之後,經過多方思考,就準備逐漸將交子提升起來,演變成為大額匯票,而推行華夏原本的銅本位向金本位演變,當然最開始的時候還是以銅為主,但是重要的是抓住鑄造權,也就是制定出一個法定通寶的標準。
嚴格說起來,華夏當下其實並非完全的銅本位,而是金銅複本位,但是不管是金銅複本位,還是金銀複本位,其實都是很不穩定的,還不如一口氣直接推行到金本位,將黃金提升為法定貨幣,其餘金屬全數為輔助貨幣,這樣一來,除了有利於規範原先被徹底玩壞的銅錢體系恢復原有的價值之外,還可以更好的和外界進行交易,促進商品的流通。
西漢初年,沿用重量為十二銖的秦半兩錢,但由於銅材不足,銅錢嚴重匱乏,於是,鑄造的半兩錢其實只有八銖重。後來,更是逐漸減輕重量,鑄造四銖半兩和三銖錢;還有將重十二銖的錢融化,做成三銖重的半兩錢當成十二銖重錢用的現象。如此混亂的大額卻不足重量的幣制敗壞,直接導致民間盜鑄私鑄錢幣行為猖獗。
董卓之前在關中五銖錢敗壞的原因也和這個事情一樣,為了彌補虧空,當時甚至將五銖錢鑄造成為了一銖,被民間稱之為“雞眼錢”,重量消減了,品質降低了,卻依舊要充當原有的價值,這誰會接受啊?五銖錢大量被收回,私人鑄造成為更不值錢的假錢。用力掰一下甚至就可以掰斷,於是銅錢體系便徹底崩壞,也就給了斐潛交子的存在空間。
但是一個事物終是有其發展規律的,交子也不例外。一方面斐潛要大規模教育,自然需要鋪開紙張的生產,又要防止紙張做成的交子被人仿製,導致經濟結構崩壞,所以重新走回適應生產條件的重金屬貨幣體系,就成為無奈之選。雖然斐潛也知道,紙幣的利潤最為豐厚,但是現在確實條件不足,因此決定要在交子還沒有徹底崩壞之前,重新規範貨幣價值體系,以重量和品質作為標準,規範金本位貨幣的體系,也就是指定出金銀銅的質量標準,再加上最終要的一點,斐潛手下在陰山以北大概四五百里的地方,發現了一個相當大的金礦……
“這乃黃金,白金、赤金通寶,”龐統將新鑄造好的錢幣咣噹當的丟在了桌案之上,然後對著韋端和杜幾說道,“得徵西之令,借今秋秋獲之機,需使得三輔之地,皆知此通寶也,以替五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