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9章 三通西域,兵進河西,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後雖有定遠侯再通西域,然……裴喜不由得輕輕嘆息了一聲,定遠侯忠於漢室,使大漢三通西域,只可惜……
班氏一家,就是個悲劇。
這一點,斐潛大體上還是知道一些的。
出爾反爾導致了大漢威信降低,然後面對求援也權當做沒聽見,使得西域親漢的這一波人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從這個角度來說,光武做的不怎樣。
後來,到了明帝時期,南匈奴已經歸降於漢,西域莎車勢力也已經衰落,各國之間更加混亂,當時謁者僕射耿秉上書建議出兵恢復對西域的控制,明帝採納了這個建議,派大兵四路出擊。
前三路軍麼,戰績平平,但是最後一路由竇固率領的一路軍隊到達東部天山,擊破駐守伊吾的匈奴南呼衍王,將其追趕至蒲類海,在伊吾地區設立宜禾都尉,留吏士屯田伊吾城,開啟了大漢與西域的新的聯絡通道。
同時,因為有了大漢的軍威支撐,班超在西域當中的活動,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往來於西域諸國之間,輕易的斬殺了北匈奴的使者,迫使許多西域諸國不得不重新投向了大漢……
這邊是班超的聯絡大漢和西域的第一通。
班超的成功固然是其個人的智慧和勇氣,但是同樣也再一次證明了,弱國無外交的道理,但是很遺憾的是,明帝一死,山東之人又開始鼓吹西域勞民傷財的論調,表示北征匈奴,西開卅六國,頻年服役,轉輸煩費,又遠屯伊吾、樓蘭、車師戊己,民懷土思,怨結邊城,自此朝廷聽還徙者,悉罷邊屯,再一次將好不容易獲取的西域許可權,拱手相讓。
隨後班超對於這樣的情況痛心不已,違背了章帝的指令,和親善大漢的疏勒部落聯手,針對當時還在西域的北匈奴勢力進行打擊,又率領疏勒、康居、于闐、拘彌等部落和國眾,攻取下了故墨,驅逐了北匈奴在西域的大部分力量……
在這個過程當中,班超並沒有得到漢章帝的多少支援。
而見到西域重新變得有利,山東士族又開始表示說西域諸國倚漢同於倚天云云,如此重新才有了增援……
這個增援,班超足足等了十五年。
這是第二通。
雖然表面上給與了班超許多榮耀,但是班超違背朝堂詔令的事情,一直都被記在小本本上,以至於班超年老病重,請求回到雒陽,在上表之中泣言,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
結果班超上書三年,依舊得不到批准。
後來是其妹班昭親自上殿,當面上書和帝,在眾目睽睽之下,才得到和帝應允。之後班超終於回到雒陽,當年就去世了。
隨後第三通,則是由班超之子,班勇來完成。
在新派遣的西域都護殘暴管理之下,西域又陷入了混亂,少數有識之士,堅持主張維護漢武開創大業,統一西域,但是大多數山東之人,反對出兵,又將勞民傷財拿出來在皇帝面前晃悠。這兩派鬥爭時有起落,朝廷的決策也反反覆覆,由於朝堂最終大部分被山東士族所控制,再加上內部政權腐朽越來越嚴重,上下階層之間矛盾也越發的尖銳,國力衰弱,所以放棄西域退守玉門的主張,也就越來越佔上風。
後來雖然有班超之子班勇出任西域長史,但是隻給了五百人……
以這樣一支微弱的兵力,要走出玉門,重新開啟西域的局面,不僅持反對意見的權貴搖頭嗤笑,班勇自己也是抱著死志,勇敢的踏出國門。
或許是班超英靈庇護,或許是班勇身上有一半的疏勒王氏的血脈,形勢的發展,遠遠超出他的估計,第二年鄯善就率先表示歸附,然後龜茲負荊投首,旋即獲得了三個國家的支援之下,班勇再次擊敗北匈奴伊蠡王,順利開啟西域的局面。
在此基礎上,班勇再接再厲,召集各國人馬數萬,徹底搗毀北匈奴在西域的老巢,北匈奴呼衍王逃亡,其眾二萬餘人皆降,北匈奴單于領軍前來,又被班勇殺退……
西域再次在班氏大旗之下,重新和大漢駁接在了一起。但是就是這樣的勇士,班勇也走向了和其父親幾乎一樣的道路。
班勇和敦煌太守張朗,分兩路進擊焉耆。班勇從南道走,張朗從北道走,約定日期到焉耆城下會師,但是張朗因先前有罪,急於求功,所以就提前趕到,並且沒有等班勇,率軍提前進攻,結果打贏了,斬首二千餘人。焉耆人害怕,於是派使者請求投降。張朗便直接進入焉耆城,受降而回。
結果,張朗因為這一戰的功勳抵消了之前的罪名,而班勇卻因為所謂的遲軍被徵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