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1章 謀人之利,人亦謀之,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什麼壞事,但是算計旁人多少就有些說不過去了,更何況還算計到了黃氏身上。當然,嚴格來說蔡氏黃氏和劉景升都是親戚,這種事情就像是親戚之間爭奪家產一樣,臉上笑嘻嘻,心中麻麥皮,但問題是如今龐山民也在了宛城,多少算是直接的一個當事人,龐德公也難以免俗,心中偏袒自家兒子,也就是站在了黃氏這一方。

也有一部分因素是劉表給龐德公的印象不怎麼樣……

諸葛亮拱了拱手說道:龐德公勿憂,如今文仲業既動……黃漢升怕是也動了罷……此事,呵呵……怕是劉景升顧此失彼……

文聘和甘寧,就像是剪刀的兩片刀鋒一樣,左右鉗制宛城,但是現在既然劉表動了心思,主動的撤離了一片剪刀的刀片,那麼剩下的甘寧,也就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了。

龐德公看了看諸葛亮,說道:汝既獻策,何不……

此處風光正好,何須案牘傷勞?諸葛亮微笑著,朗聲說道,莫不成龐德公嫌亮呱噪,攪了清淨?

龐德公大笑,隨手揮了揮,隨你,隨你……

諸葛亮笑著提起了在爐子上溫著的茶壺,恭敬的給龐德公續上了茶湯,俸到了龐德公的面前。

龐德公接過,點了點頭,然後又回頭看著瀑布飛流而下,似乎在看著天地變化,歲月蒼傷。諸葛亮靜靜的站在龐德公身後,長袖綸巾,俊秀絕美。

山亭是靜的,瀑布是動的,岩石是長年累月的,流水是活力充沛的,正如亭中的一老,一少。

……這是一條留白的表情分割線……

在宛城,黃承彥也是站在城頭,看著黃忠帶著兵卒遠去。和黃忠同行的,還有朱靈,而傷勢還沒有完全康復的張烈,則是協助龐山民在守護城池。

對於蔡氏舉兵征討江夏,其實黃承彥很早就知道了,只不過麼,雖然黃祖也是自家親戚,甚至是同一個黃香所傳下來的血脈,但問題是黃祖這個人麼,不怎麼樣,就像是親戚當中也有脾氣好的,也有性格差的一樣。

黃承彥派人提醒過黃祖,但是顯然黃祖或許沒聽,或許是以為黃承彥不過是在危言聳聽,想要讓他屈服於黃承彥之下換取庇護……

沒錯,當年黃祖到了江夏開始嶄露頭角的時候,黃承彥和斐潛都還沒有多少的名聲,黃承彥還是一個不被多少認可的工匠而已。雖然說斐潛後來崛起了,但是不管古今中外,都是有一些老子年長是前輩,老子出來混得早,老子吃的鹽怎麼怎麼的的人,所以讓黃祖轉變觀念,然後說是俸黃承彥為尊,對於黃祖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那麼還能怎麼辦?

讓黃忠穿過荊州千里迢迢趕去救黃祖?

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那麼就只能是儘可能將這一件事情效應擴大到最好。

按照劉表劉景升的套路,其實就和劉表一開始到了荊州是一樣的,借力使力而已。蔡氏深陷其中,自然有些不見廬山,但是黃氏抽身在外,也就看的清楚一些,當然,黃承彥也不會表示說張機張仲景,其實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和黃氏是一個好朋友了……

如果真的跟著劉表的節奏走,縱然失去了江夏之後,多少會給黃承彥一個交代,一個補償什麼的,但是所謂的交代可能是發一個通告,表示劉表起先是完全不知道這個事情的,現在非常的震驚,對於蔡瑁這種違紀行為要嚴肅處理,立刻連夜研究,成立了專門負責的小組,趕赴江夏現場調查云云……

最後拖上一段時間,不痛不癢的,等火頭都過去了,熱度下去了,也沒有什麼人注意了,多少意思一下就完事,這樣一來蔡氏被敲打了一番,黃氏失去了江夏,最終得意的還是劉表老大哥。

而現在,既然知道了套路,就不能按照劉表的套路來。

文聘一動,黃忠也就動身了,當然,不是去攻打荊州襄陽,而是趁著文聘兵馬調離的這個空隙,越過湍水,然後抵達丹水,先取筑陽,再沿著丹水北上攻下南鄉,打通和武關勾連的通道!

這樣一來,從宛城到武關就形成了通路,然後關中的武關便可以成為宛城的後援,同時也可以繼續向西,抵達漢中上庸,可以說如果能夠拿下筑陽和南鄉,這個意義就非常的重大。

更何況江夏之地,原本也不怎麼聽黃承彥的……

筑陽和南鄉這一片的區域,原本來說底子是不錯的,多少享受了東漢兩百年紅利,人口經濟都很好,但是先是黃巾敗壞,後來袁術折騰,已經是大不如前。

即便是如此,想要拿下筑陽,依舊不是那麼簡單的。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