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01章 宗教,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關,只是看神仙當時的心情。

神仙莫須有。

但是人之事,則是一定有。

從人之事來考慮,當下的斐潛,非常的想要一個宗教來作為協助統治。

在基礎文明知識沒有廣泛傳播之前,神秘論可以滿足絕大多數普通人對於天地、生命等等問題的探知,給他們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斐潛的對於普通民眾控制力度。

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

胡人,黑山,白波,並北原住民,關中的流民;士族子弟,落魄寒門,兵卒兵痞,被挾裹的普通農夫,殺人犯,放火犯,喪偶者等等;這些階層不一,家庭破碎的人,組成了斐潛現在的人口基礎,而這些人原本生活在不同的環境當中,各自的風俗習慣都不相同,生活習慣也不一樣。

這樣的情形或許一段時間內不會如何,但是危險依舊潛伏。

斐潛在平陽坐鎮,沒有問題,在徵西將軍的威名之下,如今確實是誰也不敢跳出來做出什麼造次的行為,但是斐潛能一輩子都定在平陽不挪窩麼?

斐潛更喜歡未雨綢繆,而不是亡羊補牢,因此需要一個粘合劑。

宗教便是。

神愛眾人,眾人在神面前都是平等的,大家一起和和美美的……

多好。

然後離開了神的範圍,該是什麼階級就什麼階級,該幹什麼活就幹什麼活去……

多好。

更何況,斐潛需要一個可以獨立在現有行政系統之外的宗教組織架構,透過這個宗教架構,可以外掛進去很多的東西……

那麼,宗教又是什麼?

這是斐潛這一段時間在思索的一個問題。

或者說,採用那一種宗教來為自己所用才最適合?

儒教信仰的聖人是誰?

孔子。

而斐潛在漢代,看到了書籍裡面的孔子,也會生氣,也會罵人,也會飢餓,也會貪婪,也會逃避……

在當下漢代的道教之中,信仰的第一神仙卻並非老子,而是所謂的太乙天尊,元始天尊,老子只是在太乙元始天尊身邊的一個侍從化身而已,要到了後面一些的朝代,才將老子加上了太上老君的神格,開始和太乙、元始天尊平起平坐……

所以在漢代,儒教和道教都還很稚嫩,推動或是改進,所遇到的阻礙肯定沒有後世那麼大,但是掀開這個潘多拉的盒子,或者說點亮一些神秘學的科技樹,會不會產生新的問題,帶來新的矛盾?

這就是斐潛當下有些頭疼的問題,因為這些事情確實牽扯得太多了,不能不考慮周全一些,就算是不能全數先想在前面,但能多一些預案也是好的。畢竟宗教理論和政治形態息息相關,有好處也有壞處,有時候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有時候卻又是阻力。

有了宗教,普通百姓的生活會不會因此而變得更好?

未必。

不說後世華夏,就世界各地來說也依舊有大量神職人員脫下神袍之後依舊要從事一些甚至於比較粗陋繁重的工作的。宗教連自己的神職人員都沒有辦法照顧好,又怎麼去照顧那些龐大的貧窮百姓?

沒有了宗教,會不會因為缺失信仰,而導致生活變得更糟?

也同樣未必。

先不說站在統治巔峰的那些人手上拿著聖經,心中有沒有真的信仰,就單單說普通百姓,不信神,不信佛,就憑藉自己的辛勞和努力,一樣有大量的人改變了命運,重新鑄造了人生,這難倒也是所謂神靈帶給他的?就算也是神的賜予,但是神靈為什麼會給一個不信者康寧富足,卻不願意賜予那些虔誠卻貧苦的信徒?

所以一個普通人的貧窮和富貴,往往不依靠神靈,而是取決於他自己,那麼對於斐潛而言,扶持出一個強大的宗教,覆蓋掉或是兼併掉周邊弱小的宗教體系,有沒有好處或者是正面的積極作用?

肯定有。

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意志不那麼容易被輕易轉移,也就等於是說民眾的忠誠度相對穩定,不至於稍微鼓動煽動一下,便會發生動『亂』,這對於多種族聚集的斐潛地盤來說,很重要。同時,宗教還有一項功能就是可以穩定一定範圍內的社會情緒,調和階級矛盾,讓底層的那些人,尤其是充當了勞役的那些鮮卑人,能有一個麻痺其精神的作用。。

這些,恰恰是斐潛最為需要的。

就像是後世模擬城市型別遊戲當中的教堂或是佛堂之類的建築物,都可以增加附近npc的愉悅感一樣,後世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