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0章 試煉場,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其中奔走協調,否則不管是在數量上還是在價格上,恐怕都會對於斐潛是一個沉重的數值。

糧草啊……

為何之前那些穿越的傢伙就不需要考慮糧草問題,南征北討鑽山林過草地跨越大川如同平地,不用補給也不用考慮士氣,就算是新投靠的土著即便是沒有一口吃的,也會心甘情願不離不棄血戰到底?

結果到了我這裡,這糧草,就變成了需要天天往來奔波,棘手無比的重大問題?

斐潛不由得嘆了口氣。

要取漢中糧草,自然就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不管不顧的以武力進行掠奪,拋棄所謂“人心”,第二,自然就是整合“人心”,讓漢中人自願自發的投入到偉大的革命事業當中來……

李儒不說,斐潛之前還是真的只是站在軍事的角度上去考慮這一場戰鬥,並沒有多思索這方面的問題。不過既然李儒特意點出來,難道其中有什麼玄機不成?

用武力簡單,取人心難啊!

斐潛想了想,一時之間沒能想出什麼來,便苦笑著搖搖頭說道:“此事,某尚未有定策……不知文優有何高見?”

“將軍向來事無鉅細,皆謀於事先……”李儒哈哈一笑,略帶調侃的說道,“……漢中之事,豈能無策?”

“謀於事先?文優謬讚了……”斐潛說道,“世事變幻,只能是因勢利導罷了……”

李儒在皮袍之內,抬起頭來,目光一閃,輕輕擊掌而讚道:“將軍過謙矣,‘因勢利導’四字便足矣……若將軍遵循此法,大可行之……”

對於當下漢中的掌控者張魯,不管是荀諶還是李儒,對其的評價幾乎都是相似的,“守成之徒,目光短淺”,反正沒有什麼優點。

張魯的母親是五斗米道的所謂巫女,傳言長得國色天香妖豔無比,所以劉焉一入川,便請入了府中,方便日夜請教修煉上的疑惑,現在應該還是在成都吧?

張魯身後的劉焉,多少還是有些名望,因此漢中計程車族豪右,也就捏著鼻子認了,至於忠誠度麼,那麼就呵呵了……

不僅僅是張魯,現在絕大多數的地方諸侯皆是如此。

“客主之宜”不僅僅是法正一個人和劉備說的,幾乎是所有人都是這樣,甚至到了後世,強龍和地頭蛇的相愛相殺,依舊不斷的重複上演。

漢中的局勢,甚至包括蜀中,就像是李儒所說的那樣,在利益分配上面,確實出現矛盾,而這樣的矛盾,對於斐潛來說,就是可乘之機。

其實利益這個玩意,似乎永遠都是分配不均的。

董卓入京,中原戰亂,不少士族南下避禍,益州就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度假勝地。司隸、馮翊、扶風三輔“數萬家”避亂入蜀,號稱“東州士”,這些人帶去了大量的人口財富,同時也造就了川蜀的文化和經濟上的變化,一時間“蜀土富實,時俗奢侈,貨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傾家竭產……”

川中雖然號稱沃土千里,但是畢竟還是有限的,因此這些外來的“東州士”,先天上就是和益州本土計程車族是對立的,這其中產生的矛盾和各種利益分配糾葛能少了?

“劉益州前恭而後倨,益州之士多有不滿……”李儒雖然人縮在皮袍之內,但是卻像是洞悉著掌控著周邊地區的局勢一般,如數家珍的緩緩說道,“劉益州受王命而行,卻因道路不通,滯留荊東……其實並非道路之故,乃川中兵亂爾……是時益州逆賊馬、趙等人,匯於綿竹,自號黃巾,合聚疲役,先殺綿竹令,又戮川中吏民萬餘人,前破雒縣,再壞蜀郡、犍為,自稱天子,眾以萬數……而劉益州束手無策,進退兩難……”

“……益州從事賈,攝斂吏民,得千餘人,突襲馬、趙,數日破走,方清州界……劉益州方得其入……呵呵,不過劉益州才歇馬輿,便移治綿竹,撫納離叛,務行小惠,陰圖異計,託他事殺州中豪強王、李等十餘人,以立威刑……”

說到這裡,李儒停了下來,目光復雜的看了斐潛一眼。

斐潛沉吟片刻,對著李儒默默的點點頭,他現在有些明白李儒是什麼意思了。

李儒在皮袍之內笑笑,也微微點點頭,既然斐潛明白了,就沒有必要再詳細說了……

而且這個問題,一時半會之間還真的不會有什麼明確的方案出來,只能還是那四個字“因勢利導”,只不過在這其中的平衡和引導的力度把控,就要看斐潛到時候的能耐了。

那麼,現在,還是先破了漢中再說!

…………………………

天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