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3章 秋天裡的一場火,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騰挺歡暢的傢伙轉眼之間就已經是過眼雲煙,而原先對於斐潛也多有不滿的韋端一轉眼卻成了徵西將軍的下屬,這多少讓種劼覺得很不適應。
更重要是的,當種劼開門一看三輔這些蘿蔔坑的時候,居然發現合適的,好的位置差不多都填滿了,只剩下一些幾角旮旯的邊角還有幾個,比如被幾乎被屠城的粟縣……
這讓原本觸控到了頂級權柄邊緣的種劼情以何堪?
“韋兄……”雙方落座之後,又閒扯了幾句,漸漸的也就進入了正題,“某閉門多時,不知三輔當下情形,還望韋兄賜教……”
韋端擺擺手,笑著說道:“豈敢豈敢,種兄至情至孝,小弟甚是佩服,種兄儘管詢問,小弟理當盡言。”
“如此,某確有一事不明……”種劼也是笑著,說道,“當下田政,變動繁多,著實令某費解……不知韋兄可有良言以授?”
韋端的笑容頓時僵硬了一下,果然沒猜錯,明白種劼為何找他了。
徵西田政,也就是爵田制度。
其實對於當下大多數計程車族豪右來說,爵田制度並沒有改變多少他們的現狀,反倒是降低了不少賦稅,因為徵西將軍斐潛徵稅的標準,算起來實際上並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
雖然降低了賦稅徵收數量是好事,但是三輔地區和並北的那一片區域不同。關中三輔地區計程車族豪右對於這個新興的爵田制度並太願意接受,原因很簡單,並北那邊是新興的軍功體系,原本手中什麼都沒有,那麼新授予的田畝怎麼徵收也就自然徵西一個人說了算,反正都是多出來的。
而三輔這裡,原有的田畝賦稅制度已經是延續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又怎麼可以輕易接受徵西將軍斐潛的恩澤子孫的爵田制度?
爵田蔭三代。
聽起來相當的不錯。
正兒八經的恩澤子孫,這點關中士族豪右恨不得舉起五肢擁護,但問題是徵西規定只恩澤子孫,而關中的這些老傢伙想要的是恩澤子子孫孫無窮盡……
雖然大多數人活不到子子孫孫的時候,也清楚未來子子孫孫的時候家族究竟怎樣也是兩說,但是不妨礙他們覺得自己若是就這樣同意改用新的田政,無異於吃了大虧。
正是這一點,所以鄭氏鬧騰的時候,大多數關中士族豪右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是袖手旁觀,甚至向鄭氏暗送秋波的大有人在,只不過沒想到所謂的徵西身亡的謠言只是賈詡幾人挖出來的一個坑,瞬間填埋進去了不少人命。
這下韋端在內的關中士族才著急起來,雖然他們也清楚徵西不可能,也不會將關中所有計程車族豪右全數殺光,但是誰也不想成為下一個的鄭氏啊!
因此幾乎是沒有多少遲疑,韋端在內的許多關中士族就主動的貼到徵西身上來了,表示鋪床暖床什麼的都沒問題……
一時間,軍民魚水,其樂融融,很是融洽。
華夏自古以來都是人治,所以這其中自然很多奧妙。
因為鄭氏的原因,韋端等人表示願意在徵西將軍斐潛手下出仕,那麼斐潛也就放下了刀,這算是一次大家都可以接受的交易,所以韋端也就一改之前對徵西將軍斐潛橫挑鼻子豎挑眼的狀態,一提起徵西就是畢恭畢敬的,這是禮,這是規則,沒什麼說的,但是徵西的爵田新政要徹底不折不扣的推行麼,那就是另外的一件事了。
畢竟華夏自古事情都這樣,一碼歸一碼,不能什麼都捆綁在一起,混為一談。就像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沒有錯,但是也沒有要將整個太平洋的水都拿來回報的道理。
三輔之地計程車族和豪右肯定也不敢想著要再走鄭氏老路的情況,但是多少談判一下,抻一抻,相互退讓妥協一些,也是應有之意,不是麼?
除了在新的爵田田政之外,對於其他政務,比如流民安置,編寫戶籍,協調工程,促進生產什麼的,包括韋端在內,新投效徵西將軍的這一波關中士族子弟倒是也沒有含糊,盡心盡力,不會偷工減料,也不會打什麼馬虎眼,做的也是相當的不錯。
所以,現在大體上看起來,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大家都是笑呵呵的,關係也沒有鬧僵,但是問題很快就會體現出來,因為莊禾已經成熟,已經是在陸續開始收割了,而接下來上繳的賦稅數目,就成為了雙方這一輪新的博弈焦點。
而種劼,就在這個時刻,開啟的府門,邀請京兆尹戶曹韋端來家中作客,然後又提出了這個問題……
“啊哈,田政之事,林林總總,繁多無比,”韋端目光閃爍了幾下,然後問道,“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