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8章 埋伏別吃太多飯,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令工匠加緊趕工,戰事一畢,定有厚賞!”
城大匠拱手應下,走了兩步,旋即又轉了回來,說道:“……另有一事,頗為蹊蹺……之前使君也有交代……這城頭血戰,兵刃自然損毀頗多,但是這兩日來,丁壯送來修補的卻前兩日少了一些……”
本來太史慈是四平八穩的坐著,但是聽到了大匠的話語,略微思索一下,立刻神情肅穆的低聲對大匠說道:“莫大聲張揚,且細細說來!”
太史慈雖然是武將,但是心思也並不粗糙,要不然也不會因為公車奏章一事逃亡遼東了,徐庶留他在城的真正用意,並不是讓其來批覆稽核各個從曹之事的,而是要借太史慈之手,來消除城的隱患。
多少堅城,並不是城郭損壞,也是不兵卒短缺而陷落,而是裡應外合被破城的。臨晉原本是左馮翊的治所,這城繁雜人等,那有可能一時半會之間全數排查清楚?
再加呼廚泉兵鋒來臨的時候,城又進了不少避難的民眾,其有沒有些心懷叵測之輩也不好說。
因此算是城頭的戰鬥再激烈,徐庶都沒有動用太史慈,因為不管是徐庶,還是太史慈,都知道,只有讓城的隱患暴『露』出來,並且徹底消除之後,才能真正讓人安心。
這幾天,太史慈坐鎮府衙之內,頭疼煩躁的,並非接連不斷的瑣碎事務,而是這城的隱患,沒有任何的苗頭,一時之間讓太史慈頗為糾結。
接連幾天,城雖然有些髒『亂』,但是多少還是處於正常的範圍之內,並未有什麼的不良的苗頭,也未見到有什麼攪『亂』的企圖,算是偶爾爭鬥,也不過是難民之間的個別人在鬥毆而已,連兵卒都不用出動,幾個巡查衙役便都制止了。
會不會是徐庶和自己多慮了?
會不會城原本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在血肉沙場之『摸』爬滾打了好幾年的太史慈,心總是覺得有些不安穩,要說關鄭氏反叛,都能聯合了呼廚泉南下,卻不再臨晉城做些佈置,這如何能讓人相信?
因此當城大匠稟報說兵刃減少之後,太史慈心立刻一動,意識到這是混進了城的『奸』細所為,立刻重視起來。原因很簡單,在漢代,城居民都是有戶籍登記的,可能會有些兵刃的更是平日裡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安平坊。
安平坊不僅在內有其家丁巡邏,連外面都有徐庶和太史慈的人在日夜盯著,安平坊之內的十餘名大戶人家也有些在徐庶手下出仕的,未必全數都會被鄭氏收買,因此更是清楚這些要害關係,但凡有些風吹草動,見到了閒雜人等,都是第一時間聯絡府衙,將自己摘除出來。
所以安平坊之內雖然有家丁有兵刃,但是反而被監視的最嚴,稍有些動靜,城留下的一隊兵馬立刻趕到,根本動彈不得。
反倒是呼廚泉來臨之前,湧進了臨晉城的這一波難民,因為一來沒有時間排查身份,二來這些民眾逃難,也未必各個都能將證明自己的過所帶在身邊,難道將這些少了身份的都抓起來不成?
但是有一點,徐庶和太史慈都知道,是這些難民雖然可以混進城,但是肯定不可能隨身攜帶兵刃的,所以要麼是去藏匿兵刃的地點去取,要麼是偷守城兵卒的兵器,反正戰端一開,自然會有些混『亂』,尤其是有那些傷亡的兵卒,當然有掉落的兵刃……
眼下看來,這些人便選了偷取的方式。
當然,也有可能是安平坊周邊巡查得太嚴,使得無法從安平坊當取得之前藏匿起來的兵刃……
雖然送來修理的兵刃,一般都是些有些損壞的,但是有點豁口的戰刀,又或是木柄折斷的長槍,只要稍微整理一下,便可以重新投入使用了,誰能說有豁口的戰刀砍不死人了?
送走大匠之後,太史慈立刻叫來了城的負責巡檢的鐵鉤子。
鐵鉤子姓鐵,具體原本叫什麼,連他自己都忘了,至於叫鉤子,因為他右前臂裝了個鐵鉤子,又姓鐵,因此乾脆叫鐵鉤子了。他原本是騎兵斥候,後來在徵西對鮮卑戰役當,被鮮卑人砍去了右手小前臂,仗著身體強健,僥倖挺過了感染期存活下來,便退役了當了地方的巡檢,然後隨著徵西的步伐,也從並北到了關,從一個巡檢的小隊長變成了一個城池的治安負責人。
包括鐵鉤子在內的大部分城巡檢,都是一路跟著斐潛從並北打過來的,自然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最起碼鐵鉤子還記得徵西將軍斐潛當年還親手給鐵鉤子幫過繃帶……
或許是鐵鉤子吹噓的,但是至少說明一點,鐵鉤子等人的忠誠度,起一般的兵卒來說,要好不少。
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