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5章 漢家的文武之道,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行行復行行,一行人走得風平浪靜,平安無事,但是劉協卻一直不能平靜,在心中將之前的那些場景和話語,翻來倒去的一再琢磨,有些問題可是最後依舊沒有能夠找到什麼答案,不得不又讓人將斐潛叫了過來。
斐潛坐在戰馬馬背上,握著韁繩,向劉協拱了拱手:“……見過陛下……”看得出來,劉協昨夜又是沒有睡好。
劉協點點頭,看著斐潛很直接的說道:“……愛卿免禮。朕有兩個問題不得其解……”
“陛下請講。”斐潛說道。
“斐愛卿曾言,嗯,大漢帝國,”劉協皺著細細的眉『毛』,“大漢國,這朕明白,但這個‘帝’字,在其中又是何意?”
劉協現在是幾歲?
斐潛也不太清楚,或許是十三?又或者是十四?在印象當中依稀是這樣。
十三四歲的半大孩子,如果在後世,一般做什麼?
留在斐潛記憶裡的,似乎都是不怎麼好的印象,但是如今一個才十三四歲的漢代半大孩子,已經開始思索著自己人生當中,看起來相當遠大的目標……
“嗯?”斐潛突然反應過來,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帝國主義這樣的一個詞語。
在政治體系上,斐潛覺得封建帝國主義更適合於當下的漢朝,因為一來原本漢朝的政治體系就有些這樣的苗頭,另外一個這也是當下通訊裝置完全等於零的一種變通。
中央集權的基礎是強大的中央控制力度,但是在通訊落後的漢代,中央的一個決定傳遞到邊疆,往往都已經是一兩個月之後的事情了,如果國土再往外擴充套件,那麼就會將這個時間延伸得更長。
所以漢代原本具備的一定特『色』的郡縣制度,兩千石的太守職位,如果換一個角度來說,不就是西方中世紀的地方領主麼?
對上負責,對下統治。
雖然依舊有缺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忍受。
就像是身體裡面的關節小『毛』病,又或是面板上面的蟎蟲,或許到了某一天,這些小『毛』病將會發展到致命的程度,但是在此之前,卻依舊是一個可以接受的事情,至少比起餓肚子,沒有衣服穿等問題輕微得多。
“帝國”,是十九世紀之後,大量的西方文化湧入華夏,然後從英文單詞當中衍生出來的一個詞語,而在此之前,並沒有任何人提及,也不見於筆端……
“帝,唯有大一統之天子,方可為帝……”斐潛先下了一個定義,反正這個,就幾乎是斐潛說什麼,就是什麼,“……而所謂帝國,地域極其龐大,文教極其昌盛,商貿極其發達,技藝及其先進,此四項皆為佼佼者,便是帝國!”
“地域、文教、商貿、技藝……”劉協喃喃的唸叨了一下,忽然說道,“士、商、工皆有了,為何無農?”
咦,劉協這樣理解啊……
這樣理解也行。
斐潛笑笑說道:“怎會無農,地域龐大,農事自然也就是龐大無比了……”
“嗯,如此說來也是……”劉協點點頭,又說道,“那麼斐愛卿之意,天下四民,以農為先,士商次之,以工為末?”
士農工商,並不是後世的觀念,早在《管子小匡》當中就有:“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石,柱石之意,也就是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意識到了一個國家的基本結構,是由這樣的四個大方面構成。
一個帝國。
自然也同樣是由這四個方面構成。
“農,為天下之基也……”斐潛緩緩的說道,“若是無農,天下百姓,衣食無著,必定生叛,故而農為帝國首要之事無疑……士、商、工輔之,不分上下……”
說是這麼說,但是實際『操』作上肯定有問題,只不過這些問題可以依據律法,慢慢的加以改善或者是調整。幸好就是在漢代,儒家對於對於工商的打壓,還沒有像後續的封建王朝那麼的強烈,畢竟在這個時間點上,儒家也算是才剛剛抬頭而已。
劉協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還帶著一些稚嫩氣息的小臉上寫滿了鄭重。一個十三四歲的半大小子,開始規劃著整個朝廷,甚至已經開始為了這個帝國,規劃著,設想著一些什麼。
“斐愛卿,還有一事……”劉協說道,“……昨日你說過……嗯,‘國力儲備’的時候,為何說糧草錢財只是一部分,那麼另外一部分又是何物?”
斐潛回想了一下,昨天有說過這個麼?或許說得太多了,就連自己都有些忘了,不過還好沒有說什麼gdp,cdi……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