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7章 火熱出爐的外戚,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卒,但是現在,真正到了平陽之後,或許才算是揭開了徵西將軍斐潛的大幕一角。
眾人對於斐潛的忌憚,無非就是斐潛現在在並北之地擁有深厚的影響力罷了,並且又是能夠上陣統兵,還能和胡人對戰取勝,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統帥。這一點,之前的楊彪算是已經領教過了,所以自然眾人也不會想著在這一片並北之地上和斐潛掰什麼手腕。
然而,若是離開了這樣一片地盤呢?斐氏沒有人才儲備,斐潛沒有子嗣繼承,當斐潛離開並北區域,又有誰能鎮守此地,又有誰可以保證並北這一塊的區域權力交接不出問題?
因此當下,斐潛這個驟然升起的大漢政界明星,似乎短時間內爆發出閃耀無比的光華,到達了常人所不能抵達的高度,但是大漢兩三百年來,像斐潛一般流星閃耀的人物不知道出現了多少,現在再多一個斐潛,自然也是正常,如果斐潛能夠這樣一直持續下去,然後維持四五十年長盛不衰,那麼或許斐氏自然也會成為並北全新的一隻舉足輕重的力量。
當然,前提是斐潛要能夠維持那麼長的時間。
所以在這個方面上,當下大多數計程車族子弟們更看好袁氏和楊氏,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似乎這個徵西將軍斐潛,也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雖說斐氏上下幾十年都沒有出過什麼三槐堂下的人物,但是這個徵西將軍,確實是聰明無比,竟然鼓動著漢帝劉協,頒佈了一個求賢令!
這樣的一個求賢令,對於這些士族子弟朝堂官吏們,就像是在火藥堆裡面扔進去一個火把,轟的一下,就炸開了。
伏德起身,走到了楊修身旁,閒聊了幾句之後,就笑著說道,“……德祖,求賢令快馬已出,恐怕兩三日之內,便可送至弘農了吧……”
楊修微微一笑,說道:“子正兄明鑑,若是順風順水,三日便可至弘農,五日之內快馬便可至雒陽……”
關於路程,作為朝廷之上,高等圈子裡面的人物自然不會連這樣一個簡單的時間問題都算不清楚,那麼伏德和楊修之間的對話,自然就不是再說路程,而是在說這個求賢令頒佈之後的反饋。
“……若說起來,徵西將軍如此辛勞,”伏德點點頭,不置可否的說道,“……倒是讓人敬佩不已啊……”
楊修微微點點頭,說道:“……子正兄所言極是……如此年歲,既英勇無匹,又忠心社稷,真乃大漢肱股之臣也……”
兩個人言語當中,似乎對於斐潛極為敬佩和推崇,但是當事人都知道,其實在言語之下的,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伏德和其父親伏完並不太一樣。伏完是一個飽學之士,但是似乎這個心思用在學術上面多了些,因此對於其他的一些事情有時候就難免有些想不到。當下之局,眼睜睜看著諸多的人開始統兵的統兵,掌權的掌權,這讓伏德心中如何能夠寂寞如初?
伏德自然是衝著楊修來的,楊修是弘農楊氏的繼承人,身份位置自然是有所不同,若是能拉攏幾分,那麼將來對於自己在朝堂之上,也就自然可以尊榮富貴。
外戚難以長久,這個道理自然誰都懂。年老色衰總是大自然的規律,就算是再怎樣的挽救,總會有一批又一批的嬌豔的花朵湧現在陛下面前。
因此在保質期內獲得更多的利益,便是伏家對於未來最優的選擇。
在伏德看來,徵西將軍斐潛雖然在並北的地位不可動搖,但是這個大漢天下,不僅僅是並北一隅,而在其他的區域之內,一個徵西將軍的名頭,又能起到多少作用?
之前於國屢建功勳,當下又進良策強國之體,就算是再挑剔的人,也必須要承認,徵西將軍斐潛這一招,確實是精妙無比。
徵西將軍行此策,在伏德看來自然也是有點迫不得已,多少有些反正已經是有些和天下冠族的楊氏交惡了,那麼就乾脆另闢蹊徑的味道。
誰讓幷州此地已經荒廢多年,士族之人早就大數遷徙,經學之家基本無存了呢?
如此一來,除了可以在並北這荒涼之地補充些人手之外,還可以在朝堂之上結下一些善緣,若是真的有人因為招賢令登上朝堂,那麼多少也會感謝斐潛幾分,從此之後,斐氏也可以在朝堂之中建起朋黨關係網,為將來更進一步做好基礎。
並且在這樣的局勢之下,朝堂上下的大漢官吏們,都會忙著對付那些新來的傢伙們,就沒有多少心思去找徵西將軍的彆扭了……
此策,確實是一舉多得,巧妙精細。
不過士族的脾性,伏德最是清楚。
僅僅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