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3章 信物,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臨銀欽和阿蘭伊兩人彷徨不定的時候,百餘騎鮮卑人馬,飛也似的向著自家的大營邊上賓士而來。

匈奴扎的這個營地,是臨時所建,位置也不是很好,比較偏西一些,本來就沒有像是正式營盤那麼刁斗森嚴,加上營地當中匈奴兵卒也是人心不定,因此紀律更是鬆散,就連木柵都沒有立,帳篷也是同樣東一簇西一簇的,連哨兵也都沒有幾個,就是象徵意義的站在路口而已。

這百餘騎的蹄聲,頓時就將這幾名哨兵驚動,一名匈奴哨兵才戰戰巍巍的試探的問了一句:“誰?”

當先一個鮮卑騎兵已經順手一鞭就抽了下來,若不是躲閃得快,就要被劈頭蓋臉的抽到面上!

後面鮮卑騎士已經趕到,也是徑直連看都不看,縱馬直衝營內,要是不長眼的撞到了馬前,更是連停都沒有停,直接撞飛!

一名鮮卑騎兵縱聲高喊:“你們這些該死的爬蟲!給爺爺趕快爬進去,叫你們帶頭的爬出來,領小王的號令!”

鮮卑士卒的呼喊聲音,似乎是一道霹靂一般,將整個的營地都驚動起來,喧譁聲頓時響起,不少匈奴人紛紛從不同的地方站出來,不自覺的握緊了手中的兵刃……

眼見匈奴的兵卒將兵刃舉起,衝在最前頭的那些鮮卑人也不能再長驅直入了,勒馬立定,在前頭團團轉圈,但是也沒有多少的慌亂,只是揚聲大呼:“奉小王之令前來!你們頭人何在?快快出來接令!”

臨銀欽和阿蘭伊幾乎是一夜未眠,等到天色將明的時候才有些困頓,勉勉強強半坐半靠的眯上眼,卻猛人見聽到營中大亂,然後又是鮮卑人的呼喝之聲,便驟然在睡夢當中被驚醒,一頭栽在了地上,撞得一臉都是灰土。

兩個人連忙爬起來,對視一眼,也顧不得什麼一頭一臉的灰土,便從營地之內走了出來,到了鮮卑兵卒面前,撫胸行禮:

“阿蘭伊……”

“臨銀欽……”

“恭迎小王號令……”

從鮮卑騎兵佇列當中出來了一人,卻是拓跋郭落帳下的一名親衛,看著站在地上深深的彎下腰的阿蘭伊和臨銀欽,也不下馬,大喝一聲:“起來!且看這是小王的號令,從現在開始,營地內所有人的兵刃上繳!留在原地!不得擅動!”

他一聲令下,身後就有鮮卑騎兵重複大喝一句,旋即將手中的一小卷的羊皮高高舉起!

漢代調兵,一般情況下都是使用虎符,行軍排程之間,用的是行文加蓋大印,而不管匈奴人還是鮮卑人都是完全的拿來主義者,自己不懂得創新,也不懂得像是某某一樣,稍微改動一些便高調的宣稱,都是東亞文明之間的事情能算抄襲麼……

因此鮮卑人也是用加蓋了大印的羊皮卷代替漢人的行文模式,但是因為匈奴和鮮卑其實都沒有成型的文字,不得已還是用華夏的漢字比較簡便一些,當然,如果是用在普通牧民身上,往往都是加蓋了大印的圖畫才能簡便易懂。

號令一下,匈奴營地內頓時大譁!

那一名小王的親衛也不害怕,只是冷冷的看著阿蘭伊和臨銀欽,然後不耐煩的在空中甩了甩馬鞭,吼道:“你兩個!到底接不接令?!”

作為頭人,多少還是認得一些漢字的,因此對於鮮卑小王的號令,阿蘭伊和臨銀欽也都是看得懂,加蓋了俾小王的大印的羊皮捲上寫得清清楚楚,上繳兵刃,就地等候,待戰事結束再行安排。

羊皮卷是胡人擅長的工藝,硝製得既緊實又平整,不過和漢人的絲絹一樣,都是隻有相當有地位的人才能使用,而大多數的普通的胡人,也就是用木頭,實在沒有的時候便是撿一塊石頭,用刀在上面劃拉幾下,便算是用以傳信的物品的,至於對方收到了能不能看得懂,這就很難說了。

這種方式,後來就漸漸的成為習俗,向長生天祈求和許願,便用石頭作為傳遞這種資訊的工具,然後在草原上形成了一個個的小石堆……

羊皮捲上的一個血紅色的俾小王大印,刺得阿蘭伊和臨銀欽眼睛生疼,就像是一把刀扎進去了一樣,直接痛到了心中。良久良久,阿蘭伊和臨銀欽才跪倒在地,然後雙手將自己的戰刀舉起:“……謹遵……小王號令!”

阿蘭伊和臨銀欽這樣一個舉動,讓營地內的匈奴人也是臉如死灰,沉默了片刻之後,也是嘩啦啦的跪了一地。

小王的親衛這個時候反而收住了凌人的氣勢,臉色緩了緩,下了馬,接過了臨銀欽和阿蘭伊兩個人的戰刀,然後轉身交給一旁的鮮卑騎兵,示意將阿蘭伊和臨銀欽的戰刀收起來,好讓他向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