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7章 孫伯符的策略,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下的城池或許各有各自的不同,但是城池當中的監獄,卻大多非常的類似,陰暗,潮溼,蟲豸老鼠橫生,跳蚤曱甴共舞。
孫策緩緩的走進了監獄,也沒有太在意周邊環境的汙濁,站在了一個牢房的面前,看著牢房之內的一名中年人。
“汝何於此?”孫策說道,“許使君,別來無恙?”
牢房之內的中年人緩緩的轉了過來,抬起眼皮,看了一眼孫策,冷笑一聲,又垂下了眼皮,說道:“孫二郎,何必明知故問?”
孫策是嫡長子,但是也是老二,再他之上,還有一個庶長子,孫朗。孫家麼,關係比較複雜,除了孫堅自己的孩子之外,還有孫家的,比如孫賁、孫輔等等,當然,除了堂兄弟之外,還有吳夫人的關係的人馬,比如吳景、吳奮等人。
孫策見許貢如此說法,也不以為意,微微笑了笑,然受說道:“既如此,許使君身陷囹圄,竟無所悟,可惜,可嘆。”
許貢翻了翻眼皮,看著孫策,忽然大笑起來,然後高歌道:“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族於斯!哈哈哈……天意,天意……哈哈哈……”
孫策皺起眉頭,他少年時期就跟隨著父親孫堅到處亂跑,並沒有系統的求過學,也沒有心思靜下來讀什麼書,自然也就不清楚許貢這句話的意思究竟是什麼,這種感覺讓孫策感覺很不舒服,於是也就斷了要和許貢繼續談下去的興致,沉默了片刻之後說道:“許使君好雅興……便如此吧,若是許使君這兩天,什麼時候想通了,傳信於某就是……”
說完,孫策也不等許貢回話,便直接出了大牢。
許貢看著孫策遠去,大笑著喊道:“孫家二郎!大漢以忠立國!以義立身!汝父身為漢臣,不思援救漢帝,只想著爭權奪利,謀殺同僚奪其地!是為不忠!汝落魄之時,蒙袁公所納,得其兵馬,方有今日!現袁公有難,汝卻袖手旁觀,只謀私利!是為不義!汝父不忠,汝為不義!如此孫家忠義傳芳,當綿延千年!孫氏列祖列宗,當蒙羞於九泉!某死則死矣,且看孫家子孫,如何有顏見天下人!哈哈哈哈!”
孫策的臉色越發的深沉起來,腳步也漸漸遲緩,等走到大牢門口的時候站住了,沉默片刻說道:“不必再等了,今夜便了結了此獠!”
跟在一旁的牢頭一愣:“主公……這……”
“嗯?”孫策轉身,橫了牢頭一眼。
牢頭一個哆嗦,立刻躬身應答道:“謹遵令!”等到牢頭再直起身的時候,卻看見孫策已經走遠了。
牢頭呆立半響,長長的嘆了口氣,說道:“來人!去備些酒肉,給許公送去……”說完,搖了搖頭,便回一旁的小屋之內了。雖說他是聽命行事,但是難保沒有人會遷怒於他,所以,多給些禮遇,也就是所謂的斷頭飯,也算是盡了自己的一份心意,至於其他,牢頭也做不了更多了。
許貢,許靖,許攸等等,都是名士。
所謂名士,不是自己有本事有能力,就能成為名士的,若是沒有家族作為支撐,有那個人會替其鼓吹,使其聲名遠揚?
豫州許,可是相當多的人啊,許貢這些年轉任吳郡都尉、太守,加上許氏的身份,哪能像是普通黔首一樣,捏死了就捏死了,根本沒有人會留意?若是這樣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牢裡,豈能讓外面的人接受?
不小心躲貓貓而死?
呵呵。
這樣的說法簡直就是侮辱他人的智商。
那麼作為一個兩千石的太守,就這樣死在了牢房當中,孫策真的不打算給周邊的人一個解釋?
就連牢頭都覺得這樣其實不是很合適,孫策自己怎麼不清楚?但是對於孫策來說,根本不好解釋,所以乾脆就不解釋了。
有時候,不解釋就是一種解釋。瞎解釋反倒是顯現出自身的心虛。
殺許貢,不僅僅是許貢在利益上和孫策對立,更重要的是許貢因為出身南陽,所以不僅僅和許氏等人有聯絡,甚至和袁氏和曹氏都有些七轉八拐的親戚關係,所以孫策要脫離袁術的控制,像許貢這樣的一幫人,就成為了極大的阻礙。
對於孫策來說,現階段江東的穩定必須先處於第一位,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許貢其實未必全數為了袁術,或者什麼其他人做打算,而是也摻雜了許貢的私心,畢竟許貢原先是吳郡太守,現在雖然被趕下了位置,但是許貢依舊念念不忘,寄希望於那一天能重新登上太守的位置,然而孫策並不打算讓許貢擔任任何的職位,因此兩個人的爭端必然也就不可能調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