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4章 連鎖反應之下的相應變化,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生當中,似乎每時每刻,每個月每一年,都有接連不斷的麻煩事情,都是綿延不絕的出現在意料之外。
曹操望著遠處的營寨燈火,面容沉靜,但是內心當中,就像是眼前的這綿延到遠處的營地燈火一樣,想要平復,卻不得不沿著地面起伏。
曹操的後背依舊挺拔,雖然他個頭確實是不大,但是坐在那裡,卻沒有人敢忽視他,似乎天生就是萬眾矚目的重點,就是一片繁星當中的明月。
過去幾年之間,曹操自詡沒有半點的鬆懈,從當任了東郡太守的那一天開始,南北征戰,先是打了黑山,然後又討伐青州,徐州,然後平了袁術,平復了叛亂,再敗了袁紹,進而收攏了冀州兗州豫州青州徐州,幾乎將整個大漢天下收攏了一半!
然而,這一切,似乎,有用,又似乎,沒有用。
就像是曹操他將一切的軍政都抓在了手中,可是有時候依舊覺得就像是捏著一把沙子,似乎有點東西,但是一用力……
人生當中不管是什麼事情,都喜歡在最沒有準備的時候發生。
在曹操準備了許久,想要和斐潛打上一架的時候,斐潛遲遲不動,結果等到了曹操坐不住,開始收攏冀州的時候,偏偏斐潛又跑出來了。
四周的護衛警惕的檢視著四周的動靜,偶爾會投來一些敬仰的眼神,或許在這些護衛眼中,曹操應該是一個雄才偉略的主公,是一個高大偉岸的形象,但是隻有在曹操心中,才真正知道他是其實也是一個血肉鑄造的凡人。
也會傷,也會痛,也會難過,也會頹廢……
燈火從眼前綿延到了遠方,在夜風當中跳躍著,就像是天上的星辰落到了地上,又像是層層疊疊的行列之中刀槍反射的寒光。
雖然此時此刻,冀州已經沒有多少人能夠阻擋曹操了,僅剩的兩個地方就是鄴城左近和幽州區域,可以說大河以北的絕大部分割槽域已經基本上在曹操的控制之下,手握大漢最為富庶的兩州之地,又有眾多的人口支援,有著大漢百年建設的雄關和重鎮,還有十餘萬的兵卒在手,應該來說,天下應該指日可待,但是曹操心中清楚,那一批縱橫北地,幾年時間橫掃了關中隴右大片區域的部隊,是一個如何可怖的存在。
而現在的問題就是,是繼續徹底的解除冀州的殘留問題,還是說立刻回軍?謀士爭論不休,分別給出了兩種選擇的缺點和優點,而最終的決策,卻只有曹操才能定。
夜色靜謐,四周只有蟲豸的低鳴。
誰也不能給曹操一個答案,只有靠他自己。
……(·??·?)……
天色已經基本上暗淡下去了,然而雒陽城頭之上的燈火通明。
斐潛站在雒陽城頭,也是多少有些心中的感慨。
雒陽城北面,夏門尚且還算是完整,角樓甚至倖存保留了下來,但是另外一個谷門則是因為靠近太倉和武庫,是最先被點燃的區域之一,所以基本上毀壞得很徹底,至今還留有當時火焰灼燒的焦黑。
西面,上西門塌了,至今沒有修復完畢。雍門多少像一些樣子,也就是斐潛進來的城門,而南面的津門,小苑門一水一陸兩個門也只剩下了一個,像是洛水對面的明堂,靈臺,也只剩下了殘骸片片,在夜色之中就像是死去許久的巨獸,只剩下幾根焦黑的肋骨斜斜指向天空。
東面更糟。
上東門,中東門,耗門,基本上都是後來才修復的,和原先的根本沒法比,尤其是耗門左近,至今各類的建築物殘骸還未完全清理乾淨。要知道,當年大漢雒陽城之中,耗門左近,可都是三公府邸,什麼大將軍,司空太尉等等,都在這個地方,繁華和精美,若是說世界第二,還真不好說誰是第一。
而這樣的一個雄偉壯麗的都城,如今卻成了這般模樣,縱然經過了長時間陸陸續續的整理和修復,依舊無法恢復當年的容貌。
斐潛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大漢,或許就像是這樣的,在戰火紛飛當中漸漸的腐朽,死去。
雒陽城中原本的駐軍,在得知李典被俘之後,軍心動盪潰散,讓斐潛幾乎沒有費多大的氣力,就佔領了雒陽。從這個角度來說,曹操派遣李典駐紮防守於雒陽,現在看來,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可問題是,曹操還能派誰?
斐潛和曹操從底層往上爬的道路完全就是兩碼事,走的方向也完全不同,所處的環境也迥異,所以斐潛能做到指派旁姓人士充當各地大員,而曹操做不到。
不是說斐潛手下就一定是聰明才智過人之輩,斐潛手下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