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4章 第一天,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些因為年齡啊,性別啊,罪責標準啊等等,導致碰瓷者的犯罪成本很低廉,但是如果能向誣告者靠攏,確定碰瓷者反罪……

斐潛用保甲之法,也是有些無奈之舉。

一方面是畢竟漢代還有一條親親相匿者無罪的規定,所以有時候一些罪行就這樣被掩蓋下去,而保甲之間的連坐規定加上檢舉紅利,無形之中就打破了親親相匿的局面,使得整個的治安局面會得到一個較為穩定的環境。

同時,斐潛不設立村寨官秩,畢竟現在已經有巡檢了,保甲之間,只負責相互監督,並無具體執法權和其他許可權,因為獎懲制度都很兇殘,所以只要有更多的朝陽群眾,不需要那些惡行惡相的社群臨時工。

另外一個方面,保甲制度,實際上也是在挖士族世家的牆角,當然,現在這個階段,士族世家大多數還沒有意識到牆角被斐潛掏了一個窟窿……

斐潛心中很清楚,王安石推行保甲,明面上是對付宋朝冗兵,但是王安石肯定也有些想要針對宋朝當時嚴重的土地兼併,賦役不均衡的局面進行改革的心思。

尤其是貧富差距太大,這一點最為致命。

歷朝歷代當中,所有的農民起義,大多數都會有一個“均富貴”的口號,貧富差距越是劇烈,農民起義的可能性就越大。像是宋朝,在真宗仁宗期間,就爆發了六七次的大規模農民起義,這也是相當少見的。

冗兵,冗員,冗費,這是宋朝的三座大山。不過麼,其實這三座大山也不是宋朝的專利,任何朝代,只要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

一個王朝的統治者,必須要有將民眾束縛的手段,否則民眾流失,那還統治一個屁?因此,歷朝歷代的封建王朝統治,都必須完善將民眾束縛在土地上的這個制度,而且越是往後的王朝,手段越是高明。

先是流民於賊同罪,到後來的保甲之法,再往後就是修編各類人員的戶口,分成兵戶農戶商戶等等,不僅是一代人,就連子子孫孫都想要釘死不要亂動……

整體來說,只要是私有田制度,就一定會產生土地兼併的問題,雖然名義上,可能會說天子擁有天下的土地,但是並沒有什麼卵用,在封建王朝開國初期,人口稀少的時候,田還夠分,田畝土地價格便宜,買賣不多,而越到王朝後期,田畝就會越來越趨向於集中在大地主階級手中,大地主階級也會拼命的一邊收集更多田地,一邊死命推高田地價格,來獲取更多更大的利益……

對於斐潛來說,現階段他也沒有辦法一錘子就解決這個矛盾,只能是採用類似於階梯賦稅的形式來控制過量的土地兼併,同時展開巡檢制度,也就是有些類似於“武裝警察”制度來分散士族地方執法權,現在,再加上保甲制度。

這個制度的具體成效怎樣,還需要後續時間的檢驗。而現在,青龍寺大論之中,必然有大量的人員流動,這些流動的人員之中就難以避免會有一些有著這樣或是那樣目的傢伙,推行保甲制度,也就可以很快的篩選出這些人員來,畢竟青龍寺大論,還是要持續一段時間。

龐統有些擔心的說道:“雖說推行保甲,不過恐是太緩了些……若是歹人行險……不若先將拿什麼渭南魯大捉拿刑問?”

龐統確實有些害怕,畢竟上一次斐潛被刺殺,就差點嚇得龐統當場尿出來,就算是現在想一想都有些心有餘悸的感覺,所以聽聞了說是長安城內出現了一些行蹤詭異的人員,自然是第一時間求穩為上。

斐潛輕輕的敲著桌案,權衡著利弊。現階段誰希望他死呢?似乎可以說,其他的諸侯,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希望斐潛立馬歸天的,甚至之不準還有些人天天求神拜佛,祈禱著斐潛吃飯噎死喝水嗆死,走在路上平地摔一跤頭磕到石臺階上摔死……

但是內心當中希望,抑或是詛咒一個人,是一回事,而親自動手去做,去實行之,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漢代,在沒有熱兵器的時代,就算是弓,抑或是帶著一些狙擊性質的強弩,都是有一定的侷限性的,除非是機緣巧合,否則不太可能在重重護衛保護之下,直接命中目標。換句話說,如果現在斐潛縮起來,縱然有人安排了刺客,多半也是無從下手,但是問題是,如果刺客的目標並不完全是自己呢?

“這應該不太可能……”龐統聽了斐潛的擔憂,眼珠子微微轉了一圈,搖了搖頭說道,“刺客之要,便是擊殺首腦,若是隻是傷了手腳,收效甚微不說,還會立刻受到報復……故而,要麼刺客就是針對主公而來,要麼就會潛伏不動,不會輕易出手……某以為,斷無千日防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