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7章 剎車失靈,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得龐統和荀攸以為斐潛要動手了,畢竟之前麼,有一大堆的不知道哪裡來的見習……呃,士族弟子,表示斐潛簡直就是個渣渣,表示他們自己才是睿智的天才,而這些睿智的天才們提出的策略就是不惜代價的儘快統一華夏,就算是付出再多也無所謂,反正只要不是他自己出錢出人就可以了。
這一段時間,斐潛勢力四周戰事基本上來說都告一段落,然後將領陸續回長安覆命,時間節點看起來也是那麼的合適,再加上之前的那一些進獻的所謂儘快平定天下策論,龐統和荀攸都以為斐潛是受到了這些人的影響,所以做出這樣的事情來,雖然不完全贊成,但是也不好反對。
不過既然是謀士,自然就需要替主公的行為儘可能的去完善,所以兩個人也點明瞭若是進攻曹操,初期肯定是大勝,但是越往後便越是不好預估,以此來給斐潛一些警示。
原因很簡單。
不贊成的原因是斐潛現在四方雖然平復,但是時間太短,急匆匆的就收攏各地兵卒,進行下一個更大專案的征討,雖說可以出其不意兵貴神速,但是也太過於倉促了,未必是好事……
反過來說,不反對的原因是戰爭畢竟都是有風險的,就算是再準備完善的戰役,都依舊可能失敗在一件小事情上,所以如果說斐潛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那麼龐統和荀攸也只能是盡力完善。
如果袁譚被刺殺,真的是斐潛的決策,那麼就需要立刻趁熱打鐵,在袁譚這件事情熱度還沒有消散的時候,一舉將曹操捅翻,正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既然已經開了頭,就沒有做到一半收手的道理,就像是斐潛真的張嘴去咬狗了,謀臣也要盡責,告訴斐潛咬那個地方肉更多……
而現在的情況是,斐潛否認了與袁譚之事有關,那麼若是趁著這樣的機會出兵,就基本上等於是落入了他人的算計,等於是被他人利用,這就讓龐統和荀攸心中起了疑慮,多少也有些不爽起來,向來只有他們利用別人的,怎麼能反過來讓別人來利用他們呢?
荀攸鬆了一口氣,覺得幸好斐潛依舊不是咬狗輩,微微皺起了眉頭,重新推演和謀劃起來。
主公英明……龐統拱手說道,一邊思考著,一邊說道,曹司空斷然也不至於如此愚蠢,行此自絕於冀州之策……那麼必有他人於中作祟……莫非是……
荀攸輕輕一拍巴掌,目光一亮,說道:某知何人所為矣!
……(ΦωΦ)( ̄?? ̄)ノ……
袁譚之死,自然也和曹操沒有什麼關係。這樣基本上等於是自斷一臂的行為,曹操就算是腦瓜子裡面進水了,也是不會做的。
雖然說袁譚被曹操幾乎是軟禁起來,但是不代表曹操不需要繼續借用袁氏的旗號,利用袁譚的名義來加快收攏冀州的速度,就算是曹操真的想要搞死袁譚,也只會在冀州徹底穩定了之後,找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就像是殺死孔融和楊修一樣,亦或是許攸型別的,但是絕對不會讓人去刺殺袁譚……
這不就像是放屁還要脫??,都已經拿捏在手中了,想要什麼時候動手,就什麼時候動手,又何必用這種鬧得沸沸揚揚,冀州不安的方式,在已經是非常緊張的節點上,來結束袁譚的性命?
說軟禁麼,其實嚴格來說也不算,袁譚多少還能自主活動活動,出個門打個獵什麼的,畢竟還要讓冀州的這些袁氏老臣們看一看,袁譚的待遇還算是不錯的……
其實曹操表面上似乎是放鬆警惕,實際上就像是對付當年的董承一樣,是讓袁譚自己跳出來,然後曹操自然就可以悲痛且被迫的進行正當防衛了。
此外,袁譚也像是一塊香餌,看看能不能釣上一些還抱著袁氏不死心的冀州士族,一併處理掉隱患……
於是乎,袁譚就是在這樣內緊外鬆的環境之中,雖然沒有限制袁譚的行動,但是其一舉一動都在密切的監視之下,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裡,袁譚被刺殺了。
曹傲眯著小眼,從左邊掃到右邊,然後又從右邊掃到左邊,臉色陰沉的彷彿就像是雷雨風暴即將到來的雲層一樣,似乎下一刻就要電閃雷鳴了。
曹操覺得自己的臉,就像是被誰狠狠的扇了一巴掌,除了痛之外,更多的是恥辱感。
刺客一共三人,利用強弩,趁著袁譚出城散心行獵的時候行刺。倒黴孩子袁譚其實不是被射死的,而是摔死的。刺客射中了袁譚的戰馬,戰馬吃痛狂奔,倒黴孩子袁譚連人帶馬滾到了山坡下,然後折斷了脖子……
後來袁譚的護衛發了瘋一樣死死咬住了這三名刺客,三名刺客見逃脫無望,紛紛自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