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4章 焦慮,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有其力,則取之,漢人有其能,亦用之,豈可因胡漢之別而因噎廢食?曾有一賢人言,為人處世,當持為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某未入席而坐,乃不可以此失之偏頗也。”

當然,斐潛的話語正面理解也可以,若是反過來理解的話,就別有另外一番的意思了。

張遼默然。

“如今山東之人多以為山西之輩近胡多矣,衣胡服,食胡餅,用胡物,乃不敬漢俗,故多有異詞。殊不知周公出於西岐,秦人立於西戎,趙武胡服騎射,皆為用胡而勝者……”斐潛繼續說道,“趙武之時,公子成亦多有異議,稱疾不朝,另有趙文趙造等欲為亂,所幸公子成幡然而悟,未行叛舉,方有趙武滅中山國,敗林胡、樓煩二族,闢雲中、雁門、代三郡,立赫赫不世之功。”

“如此,當不因胡而惡,不因漢而喜,取能者居位,納賢才安民,同心協力,共御外敵,方可正乾坤,護社稷……”斐潛看著張遼說道,“溫侯有周條侯之能,亦有靖土安民之願,本應成就一番事業,奈何溫侯天性純良,易受奸邪蠱惑,故而今日夜見文遠,有一事相托……”

張遼心中跳了一下,沒有任何遲疑的說道:“請將軍吩咐,遼無有不從。”

斐潛點了點頭,身軀往前傾斜了一些,低聲了幾句……

………………………………

太行山脈巍峨聳立。

百餘名的輕裝騎兵沿著山道蜿蜒而行。在佇列當中,一些是胡人的裝扮,一些則是漢人的模樣,混在在一起,似乎也是有些特別。

這些騎兵,就是大漢許多邊境軍隊常有的一種狀態,有些時候,胡人和漢人打生打死,但是有些時候又湊到了一起,不瞭解情況的人,自然會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實際上這在邊境胡漢交錯的情況下,又很正常。

因為就像是漢人也有很冀州人,豫州人,益州人一樣,胡人也是分成了不同的部落,部落和部落之間也是有時好有時壞,甚至有時候相互攻伐,就和漢人之間也同樣會爆發戰爭一樣,所以一個胡人的部落南下劫掠,另外一個胡人的部落與漢人聯手合作,這樣似乎看起來差別很大的事情,其實也是一種常態。

而且漢朝對胡人這一兩百年來,都有些心理上面上的優勢,所以在邊軍招募胡人為軍,甚至胡人仰慕漢人的文化和經濟主動靠攏的,也是常有的事情。就像是鮮于輔和鮮于銀的部落一樣。

當然,鹹魚氏,呃,鮮于氏自認為還是漢人的,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箕子的後人。當時箕子為商紂王的太師,多次就紂王的荒淫殘暴進諫,紂王仍依舊如故,不思悔改,後來竟將箕子關入大牢。

周武王滅商後,箕子直言勸諫武王當行仁政,卻不肯應武王的請求再次為臣,便出走遼東,入古朝鮮國。相傳他的子孫中支子仲封地在於邑,就合國名與邑名,自稱鮮于氏。

不過呢,因為鮮于輔等人在東胡一帶居住得太久了,所以已經是胡化得差不多了,也就是主家的這些人多少還有些漢人的念頭,其餘普通的鮮于氏民眾,又是和東胡通婚,又是沒有了漢文化的傳承,所以在外表形態上幾乎就和東胡之人沒有什麼兩樣。

在佇列當中,依舊是穿著漢家衣袍的,不是鮮于輔和鮮于銀兩兄弟,而是劉和。

劉和是劉虞之子。

劉虞可以說是第一批被封為州牧的皇室宗親,加上當時漢靈帝還在位,所以一些事情還算是比較規範,劉虞在幽州任職,劉和便留在了雒陽擔任郎官,位拜詩中。

當然,劉和只是掛了一個虛職,並沒有什麼實際上的具體事務,其實他的身份和當時劉範劉誕差不多,就是一個外派封疆大吏留在雒陽的質子,雖然真要有什麼事情的時候,往往也沒人在乎這個質子的死活,但是多少算是一種儀式,就像是每年的三月份某個協會似乎才有存在感一樣。

太行山間,初春景色,倒是很有些生機勃勃的感覺。

天地之中,山巒起伏,又有四下青翠之色漸生,山崖頂端白霧繚繞,時不時有鳥獸鳴于山澗,若說是景色,定然讓後世看慣了灰白水泥的都市中人羨慕,但是對於這一隊人馬而言,則是視若無睹,彷彿這些優美山色根本就不存在。

劉和臉色有些沉悶,這一路來都沒有什麼笑容。

就像是大多數人一樣,尤其是一個生為皇室宗親,從小在官宦之家長大的男子,對於權勢的眷戀,就像賭鬼眷戀著賭場,煙鬼眷戀著香菸,酒鬼眷戀著美酒一樣,難以割捨,甚至一旦離開,就痛苦非常。

公孫瓚搞死了劉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