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7章 非常規,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貓狗,要愛護動植物,恐怕不用多久就會被餓瘋了的流民給撕扯成為碎片吧?
人類先要保證自己能夠在自然界立足,才能有這個心思去照顧其他動植物。
斐潛也是一樣,先要確保自己在西北一帶的政權不能倒,才有辦法去照顧其他人,或是其他的事務。
今年上黨太原兩地的春耕有些提前,雖然還有可能會出現去年前年那種倒春寒的情況,但是在有戰爭臨近的時候,也就只能是冒著這樣的風險來先發耕作了,畢竟要是真的戰爭降臨,恐怕就要抽調一些人手了,所以提前準備還是很有必要的。
斐潛不僅給上黨太原人帶來這些福祉,同樣也帶來了戰爭和死亡。
或許是登上高位時間長了,或許是這一路走來看得多了,斐潛對於人命這個東西,也漸漸的摻雜了一些漢人士族的觀念,看見屍首也不會噁心,沾染了鮮血也不覺得難受,甚至號令之下,死傷千萬也不覺得有什麼太大的心理負擔……
想當年,只是坑殺了幾百千餘的白波賊,將那些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規範得起來的白波賊當中的軍官軍校統領頭人全數消滅,就讓斐潛遲疑了一天一夜,現在想起來,似乎有些可笑。
是簡單的好殺麼?
為什麼可以容得下黑山,卻容不下白波?
因時因地而已。
當初斐潛所擁有的,不過是從河東王邑手中租借而來的兩三地,還有一個殘破的平陽,兵不過三千,將不滿五人,若不是將白波的那些統領頭目一網打盡,斐潛有什麼能力確保這些手上沾染了鮮血,習慣了劫掠的暴徒能夠乖乖的拿起鋤頭,重新老老實實接受社會的改造?
而在黑山張燕時期,斐潛在並北平陽已經穩固,又有陰山這樣急需人手開墾的土地容納大量的民眾,因此對於黑山一幫子人,也就寬容了許多,就連那些頭目,也在看在趙雲的面子上進行了廢物利用……
話說回來,這些傢伙,能不能真的找到些好東西回來?
像眼前的這些山地,若是能種上番薯馬鈴薯,簡直就是絕配啊!
斐潛和賈衢一路前行,一邊巡視著春耕的情況,一邊檢視著關隘地形,心中也慢慢有了些計較。
眼下這樣的情況,是時候再掏出些殺器來了,為了這個時刻,在平陽的黃氏工房之內也儲備了許久……
畢竟斐潛不想和袁紹在打成官渡之戰的局面。
歷史上的曹操,雖然那個時候實力比較薄弱,但是在解決了大耳賊劉備之後,也就可以心無旁騖的對抗袁紹。
如果那個時候劉表,或者是其他什麼人,突然竄出來,給了曹操後腰子一刀,恐怕歷史就要改寫了。
所以,和袁紹正面硬耗,並沒有什麼好果子吃,斐潛也不想將整個的戰局拖到僵持不下,死命消耗戰的地步,所以便只能是採用一些比較非常規的戰法……
………………………………
平陽城。
政務堂之內。
荀諶提起筆,在行文上批覆了幾個字,然後交給了一旁等候的官吏,鄭重的交代道:“七日之內,必須運到陰山!否則嚴懲不貸!”
前兩批的物品已經開運了,這是第三批,也是最後一批運往陰山的物資。
官吏連忙應諾,拱手接過行文,快步離開,趕往陰山而去。
而運往河東太史慈那邊的,也是已經到位了,想必現在已經裝配得差不多了。
人員武將的安排上,馬越已經回到了陰山協助趙雲,張濟去了河東,張繡去了上黨,關中派出了馬延、陳恭、陳浩等人前壓至潼關陝縣一帶……
大戰一觸即發。
對於斐潛臨行前和荀諶一同制定下來的計劃,荀諶個人還是相當認同的,畢竟現在山西和山東還是有些差距,對耗的話是耗不過山東的,所以就只能採取現在這樣的策略,讓山東士族知道痛,縱然有些違背仁德,但是比起生存這個問題來說,似乎也只能是暫且放置一旁了……
荀氏雖然也是經書世家,但是並不像是後世儒家那樣的迂腐,或者說,漢代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儒家子弟,依舊是可以上馬提刀,下馬落筆的,像孔融、孔伷嘴上樣樣在行,手下樣樣稀鬆的還是少數。
要到了後面上行下效,對於武勳一而再,再而三的壓制之後,才出現了大量嘴上說著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然後光面堂皇的提倡做人要有骨氣有氣節,但是自己卻覺得自己大好頭顱豈能輕易割捨,也就也就文天祥等寥寥幾人能夠做到真正的保全骨氣。倒是很多儒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