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7章 棋局,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斐潛有些不靠譜的想著,跟著學宮大祭酒令狐邵緩緩的走進了守山大殿。

令狐邵,現在頗有些像是後世大學的校長,不算正兒八經的政壇人物,但是又有一些政壇上面的身份,就算是見了縣長令君,秩祿雖有高下,但是地位並沒有相差太多,頗有些清流領袖的感覺。

好好先生司馬徽早早就在大殿當中,見到了斐潛前來,從席子上站了起來,拱手行禮。大殿之內的學子也紛紛向斐潛行禮。斐潛也還了一禮,然後從容走上了中央的高臺。

說是高臺,其實就是兩三階的木臺而已,在臺後方有一個屏風,作為隔斷,然後在屏風的前面是桌案和蒲席,就是來授課宣講的人坐的。這一切的裝飾都和平日裡一樣,並沒有因為今日是斐潛宣講而有什麼多少的變化,畢竟眾人來大殿,主要還是聽講,而不是看某個人擺譜……

見斐潛坐定,在一旁的侍講司馬懿直立正坐,拿起擊子,敲了一下小磬,“叮”的一聲脆響之下,在大殿內的學子也紛紛端正坐姿,正冠順袍,肅容以待。

今天斐潛宣講,那麼侍講的人選,也是特別遴選了一下,後來便讓近期表現比較優秀的司馬懿來擔當了。侍講就是助手,得幫忙維持課堂秩序、端茶遞水、收拾教案什麼的,要是天氣熱,說不定還得幫忙打扇。

雖然算得上是一個伺候人的工作,但是侍講一般來說都有機會露個臉,刷一波聲望,所以司馬懿能成為侍講,其實也多依仗了司馬徽的老臉,再加上司馬懿這一次大比之中也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因此才有機會在眾學子當中脫穎而出,成為他走上仕途當中的一個小小的履歷。

大漢官吏,基本上差不多都是這樣的流程,就像是木匠的孩子懂得鋸木頭,桶匠的孩子懂得刨木片一樣,作為知識壟斷階層,一邊讀書學經,一邊依附官場,充當一些比如門客或是書佐之類的小吏,來增加政治經驗,也就是大多數士族子弟的必經之路。

司馬懿見眾人漸漸安靜下來,便轉向了斐潛,再行了一禮,也就是表示斐潛可以正式開始宣講了……

斐潛微微點點頭,然後從袖子裡面掏出一卷書卷,“啪”的一聲輕響,放在了桌案之上。

政府要推廣無紙化辦公,呃,錯了,是無木竹辦公,當然首先就要推廣紙張的運用,而在漢代,紙張這種東西,還在大多數人心中屬於高大上的東西,屬於只能用一次的高階消費品,不像是木牘和竹簡一樣,還能削一削重複利用,所以縱然是斐潛已經在平陽這裡建立了造紙作坊,但是依舊沒有能夠完全的鋪開銷售,更不用說學子們大規模的使用了。

推動無木竹辦公的效果不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些已經擔任官職的人大多數已經習慣了木牘和竹簡,而且紙張對於這些人來說是高階禮品,不是普通的消費品,因此斐潛想要讓無木竹辦公在將來能夠順利展開,對於年輕一代人的潛移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於是乎,斐潛特意在宣講的時候,帶了一本城中書坊的印刷書本放到了桌案上,而不是像之前宣講的人那樣,捧著兩三卷的竹簡,嘩啦啦啦的攤開。

斐潛很隨意的講書本翻開,然後又很隨意的用手抹了一下,壓了壓,讓書本能夠平穩的躺在桌案上。

“今日言孝。《孝經》有云,孝,乃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大漢立國之初,便注重孝道,甚至還有個專有的名詞叫做舉孝廉,由此可見“孝”這個事情是一個大漢當下普遍的公知,也是整個社會的一塊基石,繞不開,也不可貿然的去折騰撬動。

斐潛前一世也看過不少穿越網文,很多主角穿越到古代以後,為了扭轉傳統的思想,爭取把中國扯上近代化的道路,開口就跟古人講些什麼自由、民主的大道理,還竟然真能把古人給唬得一愣一愣的,每當瞧到這種橋段,斐潛便只能笑笑……

人的思想是因社會環境而生的,也是受社會環境所制約的,超前者肯定會有,但是大多數人還是和社會主流相一致的。

在整個封建社會還未完全確立的情況下,還殘留農奴和奴隸階層的時候,大談民主和自由,還能讓一幫上層社會利益既得者紛紛認同,這怕不是個笑話?

當然,也不是完全只能隨波逐流,絕對不可超前,問題是飯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跨越太大必然扯到蛋,還可能扯爛了蛋。所以斐潛建立了學宮之後,一直都沒有試圖在這些經學博士面前去扯什麼大道理,直到他現在攜著大勝袁紹的聲勢而來,具備了一定的聲望和勢力,可以代表著相當數量的利益集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