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9章 不光是選擇題,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徵西兵卒不熟冀州地理,加上其攜帶糧草必然有限,儘速折返乃是上策……從冀州返幷州,不外乎走河內亦或是走弘農,兩相比較之下,自然是渡河過濮陽走河洛這一條路的可能性最大……畢竟吾等結善在前……不過徵西統帥膽敢孤軍深入,必然是膽大包天之輩,彧也不敢確保一定會走這裡……”
夏侯惇並沒有因為荀彧的不確定就表示有什麼其他的不滿,微微點點頭說道:“文若所言甚是,只不過……鄴城一戰,天下震動啊……未曾想徵西如今武力強橫如斯!據此卡住徵西退路,截殺此等疲憊之師,或也不難,不過恐是會惡了徵西,這將來……”
荀彧將兩隻手攏在袖子之中,說道:“若是將徵西兵卒放過,難道將來就永遠不交惡了麼?若徵西實力拔群,可與大將軍相抗衡,就必然不用如此騎兵突進,奇襲鄴城之策!故而……若能剿滅此支徵西騎兵,對於吾等而言,利大於弊。”
夏侯惇沉默了片刻,點了點頭。
其實夏侯惇心中也是大體上認同荀彧的做法的,要不然也不會下令全軍戒備了,在戰場之上,哪有什麼徹頭徹尾的朋友和敵人可言,現在這一刻是朋友,下一刻可能就會變成敵人,盟友之間還有反目成仇相互吞併,先放徵西兵卒過去,然後等著回來的坑一把,也不算是什麼太離奇的操作。
畢竟將袁紹和徵西強行湊成一對,讓袁紹深陷在幷州泥潭當中不能自拔,才是更加符合荀彧的整體作戰的戰略佈局,若是袁紹和斐潛之間的戰役持續的時間太短,不管戰果如何,袁紹必然就會將注意力轉向了南邊……
能給曹操的發展多爭取一些空間和時間,荀彧也是費盡了心機。
“妙才已經就位……就等著徵西兵卒了……”夏侯惇長長的吸了一口氣,緩緩的說道,“某也想要會一會這個奇襲鄴城的徵西大將!”
………………………………
太史慈如今領兵已經到了震澤一帶,隱藏在澤地之中。
在漢代,氣候還是很溼潤的,各地都有不少大澤,也就是溼地。就像是陳勝吳廣的大澤,還有官渡之戰的烏巢澤……
這種地方水草密佈,也有不少野菜和鳥獸,可以作為大軍的一個臨時的糧草補充來源,但問題是太史慈知道這一點,同樣其他人也知道,所以若是待的時間長了,遲早還是被人會找到這個地方來的。
奇襲鄴城,雖然戰功彪炳,但是也不是全無損失。
出發的時候三千騎兵,到現在也就剩下兩千三四了,折損了大概二成左右,這些騎兵有的是在戰鬥當中犧牲的,有的則是半途當中意外掉隊或是損傷的。
若不是徵西將軍斐潛這一次採用了馬蹄鐵,這些大傢伙在長途奔襲之後,蹄子都會磨損大半,甚至要折損一半以上都是有可能的。
鄴城之戰,現在想來,多少還是有些運氣的成分。
或許鄴城之中,不是袁尚主事的話,結果肯定有所不同。
很奇怪麼?
一點也不奇怪。
畢竟袁尚只是一個沒有多少戰陣經驗的新手,就像是後世鍵盤俠,在螢幕之後鍵盤之上,便可以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噴得他人七竅生煙生活不能自理也是常有的事,但是真的要在現實當中碰見什麼事,恐怕也就剩下一發呆二縮脖三事後阿Q一聲了事……
袁尚甚至還比不上馬謖,至少馬謖在街亭之前,在兵法理論上的造詣簡直就是噴遍蜀中無敵手,要不然諸葛也不會冒險擢升馬謖作為統帥。馬謖至少還有理論,而袁尚連理論都是欠奉。
在震澤這裡,只能是減緩糧草的消耗,並不能徹底解決糧草的問題,畢竟大牲口不可能天天靠著啃青解決肚皮問題,雖然幷州馬吃苦耐勞,但是短時間可以,長時間下去肯定會影響戰馬的體力。
而現在,如果要撤回去,擺在太史慈面前的,正常來說,也就是兩條路。
一條路經過蕩陰,然後前往朝歌,然後走溫縣,一路向西,過河內至河東;另外一條路就是走黎陽,過延津,或是白馬津,經過濮陽,雒陽,回函谷關。
哪一條路都不好走。
朝歌溫縣一帶,駐紮有重兵,不僅有袁軍,還有河東郡兵,這些兵卒雖然沒有配備多少騎兵,卻可以足夠防守城池,使得太史慈在沿途之中處於絲毫得不到補充,時刻都有可能被偷襲的境地,要是一不小心落到埋伏圈裡……
而太史慈也不認為曹平東會那麼好說話,從東郡到河洛的路程更長,所面臨的問題一點也不比走河內的少。
孤軍深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