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0章 時差交錯,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雙方密集的長箭在空中淒厲地嘯叫著,互相交錯而過。
就像是交錯而來的兩支部隊。
若是從極高的空中往下觀看,那麼在戰場之中的是蔣奇和難樓,而正要加入戰場的則是一群徵西騎兵,而在更遠的地方,正在趕來的則是得到了報信的文丑部隊。
騎兵的活動空間很大,戰場的覆蓋範圍自然也是很廣,接觸和脫離,往往取決於雙方的速度,而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徵西的人馬顯然會更快的抵達……
袁軍在蔣奇的號令之下,一些人手忙腳亂的高舉著盾牌進行防禦,但是還是有許多的人為了加速,並沒有來的及摘下掛在馬側的盾牌,他們高呼著,悍勇無比的衝向了烏桓人。
“噼啪!”
“哧!”
帶有鋒銳箭頭的長箭是相當可怕的,就算是有盾牌防禦,長箭凌空而落所帶來的巨大沖擊力,密密麻麻的砸在盾牌上的時候,顯得是那麼的狂暴而粗野。
許多外圍的袁軍士兵給這一陣密集的箭矢撞擊得搖搖晃晃,手臂痠痛,縱然僥倖沒有中箭也有許多人端坐不住,跌下馬來。
還有一些長箭則是越過了盾牌,又或是射傷了那些來不及舉盾的袁軍丙組,這些被射中的倒黴鬼,慘嚎著跌落馬下,然後很快的消失在馬蹄之間。
幸運的是,雙方對沖,箭矢發揮的空間其實並不大,很快雙方的鋒線就接觸到了一處。
“殺!”蔣奇長矛揮舞,率先掃開一柄側砍而來的戰刀,然後將這名烏桓人挑落馬下,激戰旋即展開。
騎兵的衝擊力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雙方都是騎兵在相互對沖的時候,僅僅是雙方第一輪的接觸,在爆起一層層的血霧之下,幾乎是瞬間就都被侵蝕掉了狠狠的一層。
處於較後排的騎兵對著對手,瘋狂的射擊著,儘可能在自己衝殺上去之前,殺傷和削弱對手,在閉著眼睛都能射中密密麻麻撲上來情況下,箭矢的準頭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射速才是關鍵!
在射速這個方面上,烏桓人佔據了一點點的優勢,畢竟作為草原上的人,摸弓箭的時間比漢人要長許多。
然而這樣的優勢在肉搏戰展開之後,基本上就被抵消掉了,袁軍騎兵被戰友的血刺激得瘋狂起來,他們只知道殺死對方,為戰友報仇,如果可以,就多殺一個墊背,再殺死一個就賺上一個……
在血腥的冷兵器戰鬥之下,思考和理智已經蜷縮在角落,抱在一起瑟瑟發抖,將身體交給了本能和血氣,要生存,殺出去,衝出去才有活下來的機會!
越怕死便越是死的快,只有前赴後繼衝殺的一條路,就算是自己死了,也要給後面的戰友士兵爭取一條活路!
烏桓人箭矢強,但是袁軍騎兵在甲冑上的防護相對來說比烏桓人要更好一些,因此整體上來說就算是減輕了百分十,百分二十的戰鬥損耗,在這樣激烈的戰鬥下來,也能漸漸的積累不少優勢來。
雙方很快殺瘋了。
戰友和敵人的屍體就在紛亂的馬蹄之下踐踏,斷肢殘臂就在自己的眼前飛舞,鮮血就在空中濺灑,吼叫聲就在耳畔迴盪!
雙方都沒有退路,不是死在敵人的刀下,就是砍死對方,然後再迎上下一個的對手。戰刀同時捅入對方的胸膛,那激烈的吼叫既是痛苦的,也是快樂的,同歸於盡未嘗不是精疲力竭之後最好的結局。
蔣奇奮力刺出長矛,一名烏桓騎兵慘哼一聲,濺血的身軀從戰馬上騰空飛起,重重地摔落到地上,接著就被無數只飛騰的馬蹄淹沒了
烏桓人的陣列在蔣奇等人的衝擊之下變得稀薄,但是依舊在堅持著,任憑袁軍強力的撞擊,不停的哀叫著,可就是不崩潰。
蔣奇望著死死攔在前方的烏桓人,面上的肌肉下意思的抽搐了兩下,察覺到了一種危險的感覺,身上的冷汗隨即冒了出來。
這樣的情形,非常的不烏桓。
按照蔣奇這麼多年在冀州北部和胡人作戰的經驗,胡人往往只能承受大概一二成的戰損,甚至有時候稍微有些失利的表現的時候,胡人就會下意識的選擇退卻,並不會捨命拼殺,而現在的一切,完全是顛覆了蔣奇的觀念,為什麼?
為什麼這群烏桓人能夠這麼堅韌?
“再衝一次!”蔣奇大叫道,“衝出去,正面的烏桓人不多了!”
烏桓人佇列當中,難樓也在大聲的呼喝著,“吹號!吹號!再堅持一陣,援軍馬上就到了!”
是的,若是按照平常,現在難樓應該選擇避免戰損,先行撤退,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