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66章 臣子的謀略,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棒,永遠都是最佳搭配。
可是這和羌女有什麼關聯?
又和所謂的和親之策有什麼聯絡?
或許是看到了斐潛有些疑惑,龐統不慌不忙的說道:羌人,以至於胡族,之所以憑之為惡者,多以武力、畜牧
哦,斐潛點了點頭。
明白了。
這是準備砍掉胡人的兩條腿,嗯,三條腿。
此乃文和之意乎?斐潛問道。
龐統笑道,若是以對西域涼州之瞭解,自然是文和為最
斐潛也是笑了一下。
這一點倒是他沒有想到的。
野蠻,或許會暫時的打到文明,但是最終還是會被文明按倒在地,調教得服服帖帖。
人類從猿猴一路走來,嗯,這點或許存疑,但是從智人開始,人類逐漸的成為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主宰,站在了生物鏈條的頂端,並非是靠著肉體上的強橫,也不是個人英雄主義鑄就的結果。
許多個體上比人類要強大的,甚至是可以僅憑著肉體就可以輕易的碾壓人類的生物,最終不是消亡了,就是成為了人類的盤中餐
是什麼讓人類能夠站在生物鏈條的頂端?
除了團隊合作之外,還有一點,也是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人類懂得思考,會積累經驗,能在挫敗之中總結,一代代的傳承。
簡單來說,人類懂得認識客觀規律,並且利用客觀規律來應對這個世界。
從第一個被磨成了刀刃的石頭開始,到金屬冶煉也運用,再到蒸汽頂開了活塞,鑽井抽出了石油,人類對於世界的征服的腳步,就從來沒有停下來。
停下來,就等於是落後,而落後,就意味著要捱打。
大漢,之前在周邊胡族上吃過虧,捱過打,但是同樣也揍過他們,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比較統一的策略,總是打打和和,戰戰停停,直至斐潛到了當下,提出了具體的思路,並且在南匈奴身上看到了成效,使得大漢當下的這些大腦們,發現了一個新的方向。
從這個方面來說,就像是漢人和親要搭上大量的嫁妝一樣,羌人的和親,也必然需要帶來許多的嫁妝,而在這些嫁妝之中,就有胡人加在畜牧業上的科技點。
大漢本身就有養馬的政策,只不過是漢武帝當時因為太過於急切,導致了眾多的副作用才導致後來沒有繼續推行
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也確實是一個機會。
谷梔
這些周邊的華夏好鄰居來說,將其融合,歸入華夏文明的統一範疇之中,無疑就是最佳的解決辦法。絕對不能有什麼現在不錯就停下腳步的單純想法,亦或是遇到困難暫時無法解決就算了乾脆放棄的思維模式。
歷史上無數次的反覆和波折都證明了,人類本身就是社會性的,集合性的,單一宗族和極端民粹主義反而會形成更大的危害,一味排外,停滯發展,最終必然會被鄰居拿著刀槍火炮砸開家門。
斐潛既然有了後世的經驗和教訓,自然是要將這些東西傳授給龐統,還有其他的人,讓這些算是當代最為頂層的智慧大腦,能夠將這血跡斑斑的經驗教訓一代代的拓展傳承下去。但是斐潛沒有想到的是,龐統等人竟然用斐潛的這些理論,推論出了一個類似於和親的策略
漢受匈奴之苦也,故北驅之,掠其牛羊,戮其子孫,亦不為過然如今匈奴已衰,南北而分,力小且弱,依舊如孝武一般惡之乎?龐統對著斐潛拱拱手說道,如今華夏之士,多有鄙胡人之言行,非皆受胡人之所害,亦無有之往來,乃人云亦云,恐為人非是也。此乃對教化之大不利。
故如今當以納其女為好,既可削弱其身,又可增漢子嗣,何不樂所以為?龐統看著斐潛,誠懇的說道,若主公納羌女,不以之為惡,漢人則亦納羌女也!一來可收涼州民眾之心,可速靖平,歸攏民意,利於地方,二來可削其人力,收其牛羊,令羌女以嫁漢而為榮,久之其族必衰而亂之
此乃和親之策是也。和之為先,親於其後,納其女,弱其民,誘其良才歸於漢家,行漢禮,言漢語,三五代之下,皆行教化也。
斐潛吸了一口氣,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好。
稱讚龐統?
亦或是責怪他?
這不就是後世某個燈塔的行為策略的翻版麼?
利用各種手段,包括不限於公知軟文小說自媒體短影片等等的手段,多角度,多方位的包裝燈塔的明亮和美麗,然後讓某國內的年輕男女以媚外為榮,以舔燈塔為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