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13章 有光有暗有混沌,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呂布安家立命的本領就是能打仗,一旦不能打仗了,對於呂布來說,就像是失去了人生的意義。

他容易相信別人,又是容易懷疑旁人,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多少主見,三觀跟著耳朵跑。而造成這樣的根本原因,就是呂布自己沒有足夠的知識量。

若這個時候呂布在長安,說不得經過斐潛兩三次的開導,就會開開心心去什麼講武堂和馬老爺子作伴,退居二線了,可是呂布在西域,而且之前有人勸說他回去,他並不想要回去。

不回去並非是呂布想要做什麼,而是呂布不想要做什麼。

呂布不擅長政治,所以他在這方面上吃了不少虧。在董卓之處,在袁紹之下,在冀州,在兗州,他都是一路吃虧。有的人吃虧了能從中得到教訓,得到成長,而呂布只是記得他吃了虧,只有教訓,沒有成長。所以呂布下意識的就想要避開,以為是避開了長安,就避開了政治的旋渦。

再加上西域的環境有一點類似於大漠,這對於九原出身的呂布來說,他更喜歡這裡的生活,騎馬狂奔,揚沙千里,似乎天地之間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呂布的靈魂是渴望自由的。

可是呂布的知識不夠,所以他不清楚,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

呂布陷入了對於佛教,佛性,空相,慧根等等概念的思索和探尋,自然就對於原本他承擔的職責少於關注了。

當然,話說回來,其實呂布對於西域政務,其實一直以來都沒有太大的關注,只不過之前好歹是有時候會問一問,現在忙著唯心去了,自然什麼都沒問了。

呂布專研佛事,最開心其實並不是那些高僧,而是呂布之下以魏續為首的一幫人。

原本還有一個時不時會提一些建議,找出一些問題來的高順,可是魏續等人覺得高順就是個事媽,乾脆就鼓動呂布將高順扔到了玉門關。

理由很正確,玉門關很重要,非大將不能守。高順在玉門關,所有人都放心。

呂布琢磨著這個理由有錯麼?好像沒有錯,難不成不讓高順去,而是讓魏續去玉門關駐守?魏續表示我哪裡有高順本領大啊,讓我去玉門關萬一把事情搞砸了,豈不是耽誤了大事?

所以高順就去玉門關了。

西域之中,唯一比較愛較真的高順離開了。

有的人不喜歡較真的人,認為較真的人很矯情。

甚至在出現了一些矛盾糾紛的時候,總是免不了就會有一些人站在旁邊高高的勸,表示至於麼,多大點事,這麼較真幹什麼?是不是有毛病?

勸說的人,並不會管這個事情誰有道理誰沒道理,就像是路上排隊有人加塞,然後僵持在那邊,一個要加塞,一個不讓,然後在後被堵住的人上來勸說,是會遵循道理讓加塞的人去後面排隊,還是會勸那個被加塞的人息事寧人呢?都有可能,但是更有可能的是後面上來的人,會選擇看那個人更好欺負一些,更像是好人的哪一方進行勸說。

至少槍口指著好人,自己不會被打。

是的,不是根據是非對錯,而是勸說看著比較像好人哪一方忍讓。甚至還會站在明明是錯的一方,勸說讓人同意插隊,原因就是繼續堵路會讓他耽誤事。但是這些人從來沒想說其實是插隊的造成的問題,在這些人眼裡卻變成了較真出現的問題。

高順也是如此,他較真,然後就不受歡迎。因為真的較真,就要排隊,大大小小的按照秩序領東西,但是如果都按照秩序領,還怎麼佔便宜?

所以魏續先搞走了高順,然後大家就歡呼一聲,都不用排隊了。

再加上原本應該管事的呂布又是在琢磨著什麼平安西域,功德無疆之類的問題,哪裡有空管這些小事?

於是魏續等人就更加的歡樂了。

『大哥!大哥!大買賣,大買賣啊!』一個人低著頭跑到了魏續面前,低著頭哈著腰。

魏續半躺在華蓋之下,陽光照不到他的臉上和身上。

華蓋不是一般人用的,但是魏續表示這不是華蓋,就是個遮陽傘,你看不是沒有五彩沒有幡條麼,所以這不是華蓋,只是遮陽傘。

魏續現在胖了很多,有時候他都穿不上盔甲了。

因為人會胖,但是盔甲不會。盔甲雖然說有繫帶,多少是可以調節一點,但是超過了調節的範圍之後,也就自然是無法適應了。於是魏續就不怎麼愛穿盔甲了,反正西域現在很是太平,什麼問題都沒有,所以似乎也沒有必要穿什麼盔甲。

胖了,也就越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