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98章 大小矛盾仁義禮,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韋康他所想要達成的效果。

韋康想要讓譙並倒臺,並且是要在授經大典之前,非常快的垮塌下去,而不是僅僅絆倒了事。

只有這樣,韋康才有機會成為新的一任的宗教首領……

韋康放下了手中的那些證據,然後閉眼盤算起來。

若是譙並倒下,那麼在五方上帝道場之內,上上下下都會被牽扯,先不說那些和譙並牽扯較深的副職,在道場之內那些能站出來彌補大典因此而產生的空缺,恐怕就沒有多少了。

而在長安三輔之中,能在譙並倒下之後接過道德經大旗的,又能有多少?

其實通曉道德經的人也有不少,但是要麼年歲太大了,要麼職位已經很高了,所以韋康認為,這就是最好的機會!

自己和那些人比較起來,自然最大的優勢在於自己年輕。

畢竟,誰會跟一個小孩過不去呢?

韋康嘿嘿的笑了起來,就像是期待惡作劇即將能成功的一個熊孩子。

所以,韋康想要讓譙並倒下的時候恰到好處,那就應該在這些材料之上,加一把火。

所謂民不舉官不究,那麼現在問題就是,怎麼找到這個民,以及怎樣恰到好處的舉上那麼一舉……

……( ̄_, ̄)……

沒了張屠夫,難道就要吃帶毛豬麼?

還是可以找陳屠夫的麼。

即便是陳屠夫是個兼職的……

張時見勢不妙,跑了,韋康就根據張時留下來的線索,偷偷找到了陳銘,就是那個被譙並刁難的道長。

陳銘被譙並刁難的事情麼,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畢竟古往今來這種事情很多,多到了甚至有些習以為常。

在譙並心中,他的所作所為,並不是什麼『刁難』,而是宣告地盤的主權,就像是虎豹,或是狗子翹著腿撒尿,所以譙並認為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而且也是很多作為領導者常用的方式。選擇一個年長一些的,上有老下有小的搞一搞,然後透過打壓對方提高自己。

畢竟陳銘要是忍不了,就滾麼。

譙並也沒有讓陳銘一輩子都待在五方上帝道場的意思,還是很大度的給了陳銘有選擇的權利。即便是譙並清楚陳銘當了這麼久的道士,已經不太懂得其他的生存方法了,這個所謂的退出的選擇,其實約等於沒有。

因此,譙並覺得陳銘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忍耐。

事實也確實是如此。

陳銘沒有反抗,默默的承受著。

可是譙並並不清楚的是,沉默的時候並不代表者認同,不說話也不代表著同意,只不過他作為五方上帝道場的領導者,已經習慣認為別人不說話就是默許和認可了。

韋康找上了陳銘,陳銘也很是意動,但陳銘依舊有疑慮,他認為韋康扳不倒譙並,所以他也不肯站出來指證,但是韋康則是胸有成竹一般,輕描澹寫的讓陳銘回去等待,說轉機就即將出現了……

陳銘將信將疑,但是對於他來說,如果真的韋康能夠搬倒譙並,他並不在意追打一下落水狗,跳起來給譙並踹上一腳,然後再砸上幾塊石頭。

似乎一切都在平靜當中……

在另外一邊,譙並本人雖說知曉了一部分家族之事後,嗯,確實只有一部分,到現在為止,譙並依舊以為他家族裡面的事情還沒有爆發,還存有僥倖的心態。或許正是這種僥倖的心態影響之下,譙並甚至表現得比平日裡面還要更加的勤勉,這些日子以來不辭辛苦、不惜心力,為授經大典之事盡心盡力、事事參謀,恨不能將所有的事項都辦得妥妥當當的。

在這些事情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從《道德經》裡面尋找出合適的句子,變成恰當的儀式……

這其實有些麻煩。

譙並覺得麻煩的原因,是因為老子的核心觀念和推崇禮儀的孔子派系,是有些矛盾的。

要以『大典』這樣的隆重禮儀來授精,呸,授經,其實確實有些與老子的原本之意相違背。

華夏最早,幾近於開掛的。

很多人以為烏托邦的社會理想是西方的思潮,但是實際上老子的思想之中很早就提出了這一點。老子認為社會的最高境界,就是所有人都『上德』。所謂上德自然是沒有什麼私慾,一切都為了公眾,為了所有的人。這從某個角度來說,其實就和烏托邦非常相似了。

所以,很有意思的就是,其實華夏在諸子百家之時,有很多思想都已經萌芽,老子,孔子,墨子等等,華夏當時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