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27章 最大的葉子,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響不是太大。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影響,畢竟士族子弟的錢財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必然是從普通百姓,佃戶農奴身上收刮而來,所以當士族子弟要付出更多的錢的時候,對於普通百姓,佃戶農夫的壓榨也就更加的嚴苛。

但這有一個傳遞的過程,比糧食等物品的直接影響要慢很多。

主公……荀攸似乎想到了一些什麼,微微有些皺眉,若是這價格提升,山東之人怕就知曉西域有變了……

西域價格變動,當然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斐潛哈哈笑了笑,擺了擺手說道,無妨,無妨!對了,這個價格提升之事,不用勞動公達……我讓大漢商會去處理……斐潛表示荀攸只需要不動聲色的擴大西域這些商品的倉儲就可以了,至於提升售賣價格的事情麼,自然就讓更專業的人去做。至於引起他人注意這一件事情,根本無法避免,畢竟這事情遮掩不了,也無須遮掩。

此外……斐潛收了笑容,沉聲說道,令子義,子度二位將軍加強軍備……還有……

斐潛的聲音低了下去。

荀攸的面色也是越發的凝重起來。

又是過了一會兒,荀攸才從節堂之中告辭了出來,然後面色如常的回到了尚書檯,將斐潛的命令有條不紊的發了出去,似乎什麼都沒有改變,只有最為熟悉荀攸的小吏才能察覺到荀攸批閱一般的普通行文的速度似乎加快了……

斐潛他自己,則是在節堂之中思索起來。

他雖然不需要批改大量的行文,但他需要思考的問題一樣也不少,也同樣不輕鬆。

一個社會朝著新的方向奔去的時候,其實在大多數普通人眼中,可能並沒有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是潛移默化的改變。

隨波逐流,可能是大多數的人的一個狀態。

即便是在生活當中遇到了很多的不順心,不如意,就算是要抱怨,要吐槽的時候,也可能僅僅只是在網路上換了個名字之後,才敢罵一罵,而在現實之中忍氣吞聲。

這種習慣,不僅是華夏有,國外也是一樣。

其實歸咎起來,是因為沒有合適的發聲和溝通的渠道。

換句話說,沒有一個下對上的渠道。

就像是斐潛推行的一系列的官僚體制改革一樣,其實更多的是上對下的,而下對上的,基本沒有。因此如果說斐潛的考核體系,不能和最基層的百姓願望貼合,不能體現出民眾的需求,那麼這些所謂的考核標準,考核手段,基本上都等同於無效。

地方誌,就是斐潛偷偷扔到了棋盤之上的暗子。

荀攸和闞澤認為地方誌不過是地方上的監督吏員的手段,但是對於斐潛來說,地方誌還有另外的作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地方誌是由地方上的人編撰而寫的,而不是朝堂的人。

因此這個地方誌,就可以說具備了一定的下對上的意思,雖然說並不是十分的完備,也不可能說立刻就做得很好,能有及時的反饋,但是對於朝堂推行的各項舉措,派遣的各種官吏來說,無疑也能算是一個從下而上的溝通渠道。

斐潛更想要用這種方式,推進地方上的民智開化,別的不說,至少要有點記性罷!

上一個官吏好不好,別管用比較直白的,或是比較隱晦的方式都行,用文字記錄下來,然後不至於下一次還被同樣的手段耍,被同樣的方法騙,摔倒在同一個糞坑之中,吃虧在同一口翔之下。

上古之民,不就是因為有了文字的傳承,才慢慢的得到了更多的經驗,有了更多的學識麼?

普通的民眾,在春秋戰國的時候被貴族騙,貴族說下賤的泥腿子,普通百姓不懂啊,就哦哦哦。

有人跳了起來大聲疾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百姓熱淚盈眶,好好!可算是有人說出來了!

可是後來呢?

過一陣,就沒人記得了。

現在大漢又有這個說法了,到了歷史上三國末期,陳群不是又將這一套換了個名稱搬出來,大家都是有品級的,皇超品,貴一品……

就算是到了後世,號稱自由的米國,不也是天天鼓吹著普通百姓不需要學習,都快樂就好,公辦學校的老師也不能體罰學生,更不能逼迫學生去學習,要自由,要天性,要開心快樂forever,甚至將幾個輟學孩子去做生意成功的桉例天天吹,但是從來不肯詳細敘述那幾個輟學的孩子父母是誰,家境又是如何。

一口翔,包裝成為不同樣子,然後抓著普通百姓的脖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