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91章 相似?相似!,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相識感油然而生?

基本可以確定的是,扶余,也就是夫餘,起源於北夷素離國,是索離國的王族之人,東明逃難到夫餘之地後建立的國家。

扶余之國基本上都是山林之地,能耕作的面積並不多,並且這些年被北面的鮮卑壓迫,也被南面的高句麗侵蝕,因此一直以來都在尋求漢朝的協助,只不過麼……

原本的大漢,在漢靈帝時期就已經是內憂外患,哪裡有什麼心情去管扶余計程車氣,後來又找到了遼東的公孫,結果公孫只是想要藉著機會剝削拿好處,根本不在意扶余的死活。

隨後扶余又找到了趙雲,趙雲態度倒是不錯,但是畢竟隔著較遠,雖然說之前帶回去了一些物資和好訊息,但是那個時候鮮卑也還沒倒,遼東周邊也勢力也很多,即便是有趙雲的善意,也一時間難以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在扶余難免的高句麗麼……

其建國傳說最早見之於好太王碑碑文,惟昔始祖鄒牟王之創基也,出自北夫餘,天帝之子,母河伯郎,剖卵降世,生而有聖德……

嗯,是不是又有一種異常熟悉的感覺?

雖然說高句麗出身於北扶余,按照道理來說應該算是兄弟國罷,但是在高句麗對待北扶余的態度是最兇殘和惡劣的,並且從始至終都在不遺餘力的侵蝕和攻打北扶余。

這兩年來,大漠當中遭受了災害,北扶余周邊也不例外,好在他們還有大山可以打獵和採摘野菜,雖然原始山林裡面也是危險重重,但總算是多了一條生路。

在林子當中尋找野菜,挖掘一些根莖,是這些扶余人最常做的事情,不少人還帶著弓,順帶射殺一些撞上來的兔子或是禽類。

突然嗚一聲尖銳的鳴叫在山下響起,山上的眾扶余人齊齊回頭,面帶驚慌之色,緊接著山下又連著發出兩聲鳴鏑。

佇列當中一名帶頭的老者大喊道:快下山,回寨子!快!

山上一片忙亂,長輩呼叫小孩的聲音此起彼伏,打獵的,摘野菜的,爭先恐後的往山下逃去,有些籃子揹簍丟了,也沒有人去理會。眾人在山林中飛奔,他們慣於山地間的生活,雖然其中有不少的女子和兒童,但在這類山林之間的奔跑卻不顯得慢。

高句麗的賊子又來了,快回寨子去!

在山道拐角之處,幾名手持兵刃的扶余兵卒大聲催促著。

眾人往老寨子裡面逃去,一路上不斷有零散的人從山林中加入,然後匯成一股逃難的人流。老寨子上也是傳出了示警的號角聲,周圍各處耕種打獵的人從四面八方往寨子裡面逃去,而另外的一些人則是手執刀槍弓箭登到了寨牆之上。

當大部分的扶余人逃進了寨門之後,寨門就被關上了,雖然外面還有一些零星的扶余人正在狂奔而來,但是被無情的關在了寨門之外,只能是跳著腳又趕忙往山林裡跑……

在山道的遠處,已經能看見一些旗幟湧動著,其中一面較大的紅色旗幟,上面便是寫了一個大大的樸字……

……《(;′Д`)》……

扶余遭受了攻擊,而在遼東的公孫,也同樣面臨著相似的局面。

望平關。

望平關的名字倒是不錯,聽起來也滿像個樣子,但是實際上這裡只是一個坐落在遼水河谷當中的一個堡壘,卡住了通往遼東腹地的道路。

望平關的關牆之上,有三縷老鼠鬍鬚的公孫伏正在皺著眉頭看著遠方。

公孫度之前興師動眾的大舉西征,然後差點連自己兒子都丟了,底褲都快輸沒了的逃了回來,顏面盡失。

損兵折將不說,連帶著公孫家的名頭在遼東頓時受挫。雖然說還不至於是一落千丈那麼誇張,但是至少比起鼎盛期時是差了太多了。

嘀嘀咕咕的聲音也多了起來,就連公孫家族之內的議論,都不可避免的繁雜了一些。

公孫伏算是公孫度的侄子,不是很親近的那種。他所領的兵馬也不多,除了一些公孫正卒之外,還有大概一千左右的奴兵。

望平關城牆之上的視野還算是比較廣闊,若是天氣晴朗,便能看到比較遠的地方。公孫伏當下就看見遠處有一些模糊的小點在蠕動,不仔細觀察看不出來,但是公孫伏卻很清楚,那是胡人的前鋒。

不是鮮卑,就是丁零。

公孫度戰敗之後,老傢伙雖然說逃回來了,但是也病了一大場,同時也伴隨著公孫家族內部高層的爭鬥,所幸……嗯,公孫伏也不知道應該是幸運還是不幸,反正公孫度沒病死,但是家族之中爭權奪利的又死了幾個,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