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46章 技術和累積,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查的嘆了一口氣。

製造理想當中的手榴彈,需多種不同的化學品。

火藥作為爆炸藥,雷汞作為雷管起爆藥,氯酸鉀作為拉火藥,紅磷作為摩擦藥。這就是斐潛所能知道的極限了,而具體雷汞成分是什麼,氯酸鉀要怎麼製作,紅磷怎麼提純,斐潛就無能為力了。

最麻煩的或許就是氯酸鉀。

類似於氯酸鉀這樣的混合有機物,不管是從毒性還是從穩定性來說,都是相當可怕的。畢竟中學化學的底子還在,斐潛知曉氯酸和鉀這兩個東西,都不是什麼乖寶寶,或許對於後世來說,要製造出氯酸鉀的難度並不大,但是對於漢代當下來說,什麼電解啊,化合啊,統統不要想。

真要做,還要先建立發電系統,直流電交流電什麼的,然後直流電交流電的基礎又是高品質的材料,至少是能夠耐高溫高壓的,要不然就像是手搖發電機那樣,無法穩定。

所以像是當下這樣,將導火繩藏在木柄裡面,外面再加上蠟封,就相對來說可以保證了導火繩不易受潮,燃燒也相對穩定,不會出現不小心將導火繩砸在地面上,然後熄滅了的情況。

手榴彈的彈體,採用了無法繼續鍊鋼的熟鐵,直接鑄造而成,外殼上面挫出了一些紋路

斐潛指點著那些紋路說道,不要用銼刀,看看能不能製造比較精細的模具,直接灌注成型

真要大批次生產,哪還有銼刀一個個挫的功夫?

還有這個木柄斐潛繼續說道,這是用木鑽製取的罷?太費工夫了,看看可不可以用竹代替

木頭太費功夫了,竹子會不會好一些?先試試再說罷。

此外,這個柄太長了,要短一些,引火繩看看可不可以再細一些,就可以盤在其中斐潛乾脆就按照他之前對於木柄手榴彈的印象說著,用蠟紙封住,再加個木蓋子,需要點火之時,開啟木蓋,破了蠟紙就可以拉出火繩點燃了

沒有引火藥真是麻煩啊,可這基礎工業又這麼弱

還有,外觀不需要再雕刻花紋了

簡單,實用,少紕漏,便是最佳

先行製作一批,試一試效果怎樣,再進行改制

黃氏大工匠捧著新款的手榴彈走了,

斐潛卻是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黑火藥。

品質實在是難以保證。

有的時候很有療效,但是有的時候麼,就一言難盡了。

這種痛苦,甚至到了後世抗戰時期。土製的黑火藥手榴彈,還經常出現一分兩半的現象,直至援朝期間,大米兵還戲稱我們的手榴彈是震撼彈,而非殺傷手榴彈

所以當下爆炸的效果,就不像是什麼電影電視那樣驚天動地,飛沙走石的模樣,更像是十八世紀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那種排隊槍斃的濃厚硝煙。

看著爽,效果差。

也正是如此,使得斐潛對於火炮的發展慾望一直不是很高。

因為效果確實不好。

只不過就像是手榴彈一樣,不能因為難看就不做了。

青銅炮還在試驗和改進,但是效果麼

在最初的青銅炮的版本當中,出現了許多問題,要不是斐潛持續的鼓勵和指引,說不得早早就廢棄了研究,或者像是木柄手榴彈一樣,拐到什麼木質滑膛炮的稀奇古怪的路線上去了,畢竟後世之中也有用樹木做的土炮,比青銅炮可是便宜輕便多了。

在北曲軍事工房靶場裡面展現的青銅炮,實在是太短,裝藥量也不好控制,少了射程短,多了對於炮體形成壓力,開不了幾次就會報廢,並且火炮也沒有準星,只是大概的一個射擊方向,並且最開始鑄造的時候沒有把握好青銅的成分比例,導致火炮在火藥高溫高壓之下產生了變形

至於像是青銅炮的炮膛外口寬,內部小,比例不協調,不能有效的引燃黑火藥,不能有效的聚集火藥氣體,炮膛內部也無法做到合格的圓形,炮膛內沒有鏜光

還有像是炮彈尺寸乃至形狀隨心所欲,大小不一,而且縫隙過大,氣密性不好

青銅炮起初沒有炮耳,而且有頭重腳輕的毛病,如果裝藥太過密實,就會在開炮的時候顛倒自行炸裂

技術的進步,便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然後從失敗當中爬起來,總結再總結出來的,當然在這個環節當中,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工匠試驗的記錄。沒有斐潛在早期提出的工匠試驗的記錄,就不可能有當下比較完善的工匠體系,也不可能支撐起青銅炮的研製。

其實在歷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