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85章 莫欺少年窮,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民眾對於神話類的話本還是有很高的需求,出於對於生死的恐懼,這些神神鬼鬼的故事即便是到了後世也很多人喜歡,但是這些內容對於科學的進步,人文的發展所起到作用並不是很大。
就像是後世聊齋很多人感興趣,也覺得挺好,但是更多的人得知聊齋,並非是為了研究其中折射出來的道理,以及好人得到好報,惡人總會惡報的過程,而是更多的對著女鬼女妖母狐狸嘖嘖嘖……
粗淺的科普書籍,斐潛已經藉著各種人的名頭在印製銷售了。尤其是斐潛的兩個師父的名頭,再加上一個遊學的龐德公,幾乎囊括了大部分的基礎學科範疇。
天文的,數理方面的,是劉洪為名,徐嶽做注,幾乎無人可以批駁,尤其是對於星體星座記錄和分析,隨著新曆法的推廣,也有不少士族子弟對於這麼高深的知識有了興趣,不管是真的對著這些天文有興趣,還是簡單的想要在聚會的時候裝個嗶,都在無形當中推廣了這個知識的傳遞。
地理的,世界人文的,則是以蔡邕為名,蔡琰做注,以異域志的方式,印製和售賣,而且銷售額也不低。這讓斐潛心中多少有些欣慰。大漢當下,或許是因為之前有一些像是蘇武班超之類的人影響,又或是受到了斐潛重開西域溝通商貿的刺激,反正這一類的書籍銷路甚廣,有的甚至已經是第三、四版了……
物理的,化學的方面內容,則是藉著龐德公的名頭在引發。龐德公的學術是黃老一派的,雖說其中有不少無為而治遁世而隱的思想,但是也有不少涉及基礎物理化學的東西,比如什麼金丹修煉術,稍微加以改進一下,也就成為了粗淺的物理化學手冊……
一些簡單的知識和技術擴散,在當前條件下根本不會對斐潛造成任何的威脅。
因為任何科學的進步,都需要基礎的前置,在大漢當下時代的物質條件下,擴散出去的許多知識和技術是完全沒有其前置條件的,在原本的大漢社會環境之中是完全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相比較來說,這種比較溫和的知識擴散,反倒會導致很多對此有興趣能鑽研的的人發現,原來真正能夠實現自己抱負理想的地方只有——
長安。
簡單來說,就是有限的輸出科技,大量的輸出文化,這一點在後世許多國家當中也是這麼做的,並且以輸出的這些東西為誘餌,呼叫更多其他地區的人力彙集起來……
僅僅是培養士族子弟,寒門學子作為技術的力量,在數量上還是多少會有一些不夠,因此還需要大量的基數,也就是普通的民眾。
農業社會的一個特點是訊息主要靠口頭流傳,越是聳人聽聞,具有爆炸性的訊息就傳播愈快,而且不論是官府還是士紳階層,當這些訊息如同浪潮掀起的時候,其實誰都沒有足夠的手段來立刻制止謠言的傳播,很多時候只能任由謠言自行消散。
說書的推廣也是如此。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比較受普通民眾歡迎的話本就漸漸的浮現出來了,一共是兩大類……
一類自然是書中自有黃金屋,另外一類當然就是書中自有顏如玉。
當這兩項內容匯總到了斐潛之處的時候,斐潛也有些哭笑不得。因為這兩項內容,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斐潛就已經知道了,然後繞了一個大圈來證實漢代的老百姓和後世的老百姓,在娛樂八卦上面,其實並沒有多少的區別。
於是,新的話本編撰任務,就交到了居住在醉仙樓別院之中的某個人,比如張生的手裡。
寫書的人都知道,有時候半天寫不出一句話,有時候巴不得一口氣寫完,吃飯都顧不上,要讓張生這樣的寫手儘快寫出來,集中式的類似於工廠或是宿舍的模式,顯然可以讓這些寫手不受生活瑣碎事務的影響,專心寫書。
醉仙樓一來食宿方便,別的不說,單單是十二個時辰裡面伙房都可以隨時烹煮,這標準起碼是大世家地方豪族才有的待遇,餓了隨時有的吃,豐儉由人,反正從報酬裡面扣,而且若是沒有自知之明超出標準的也不會被透過,還有可能被直接中止合約,所以一般也沒有寫手藉著沒靈感啊,沒思路啊等等的理由去貪圖享樂,故意拖延。
畢竟之前的模式可都是領個題目,歸家自己吃自己的,可沒有當下這麼好的待遇。
雖然說之前的模式可能能節省費用,但是效率較低,畢竟當下關中三輔的區域民眾已經是基本離開了飢餓線,開始有了一些精神方面的需求,如果不及時給與補充,那麼這些精神需求很可能就被勾引到一些歪七扭八的方面去……
更何況除了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