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74章 事在陽謀,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臧霸也在孫觀身邊坐了下來,望著遠方,他害怕了……
怕什麼?怕我們反叛麼?孫觀嗤笑一聲,我們又不是昌傻子!
臧霸點了點頭,說道:我們確實不是……可是他們以為我們都是……
我們不是!孫觀瞪著眼,為什麼他們就不信呢?!
臧霸苦笑了一下,是啊,為什麼就不信呢?
其實這個答案,在兩個人的心中多少都能明白。
不是一路人。
雖然曹操一再強調,廣納天下賢才,但是在曹操手下的那些賢才,多少都是有一些家族背景的,真正沒有任何背景,或是存粹像是臧霸孫觀這樣,因為黃巾賊的關係,風雲機會之下成長起來的人物,並不能真正的成為他們的自己人。
簡單的來說,在曹操之下,文官一側是荀彧為首的潁川系,而武將一側就基本上是曹氏夏侯氏了,哪裡還有什麼空間給其他的人?
倒是西京那邊,在驃騎之下,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都來自於多個地方,雖然說荊襄系的可能佔比稍微大一些,但也比曹操之下要好了不知道多少!
更何況,在驃騎之下,還有大量的寒門子弟,可以透過考試去獲取官職,而不需要像是在曹操這裡,要找人,要有人脈,要有關係才能進部門,否則即便是進去了,也很快會被當成棄子,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被扔出去抵罪。
相比較而言,在曹操這裡,上等人活得比較開心,而在斐潛那邊,中下層的人有更多的機會……
如果真的要將兒子送到某個地方去的話,臧霸真的還覺得送去西京會比送往鄴城要更好。
只可惜,驃騎對於山東似乎沒有多少興趣。
至少是當下沒有……
唉……臧霸嘆息了一聲。
孫觀轉過頭看著臧霸,現在怎麼辦?就這麼拖著麼?
……臧霸抬起頭,看向了另外一個方向,能拖當然拖著,可是我擔心拖不下去了……
為什麼?孫觀問道。
臧霸沒說話,只是看著遠方,良久,再次嘆了一口氣。
……(〒︿〒)……
廣陵算是徐州比較邊緣的郡縣了,因為在漢代的時候,沿海一帶的的海岸線還沒有那麼的往外擴充套件,一些沖積平原還在形成當中,所以其實廣陵就已經是比較靠近海岸線了,比較的偏遠。
在廣陵往北,就是下邳,陳氏一家子的根據地。算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城池,也是僅次於徐州治所的繁茂之處。
在冷兵器時代,水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大軍不能離開水,因此雖然說在廣陵往北的土地沒有像是江南山丘彌補,丘陵眾多,算是比較開闊的地帶,但是對於孫氏兵卒來說,依舊離不開水源,沿著河流進攻,便是再穩妥不過的選擇。
也就是淮水和泗水。
淮水上的重要節點,就是廣陵,而泗水上的節點,就是下邳,而透過沂水,又勾連了東海郡和琅琊郡。如今廣陵受到了孫權軍的進犯,然後戰火就即將要綿延到了下邳,自然是派遣了不知道多少報信的,求援的,紛紛擾擾的就往許縣,鄴城而去。
當然,這些信使當中,也少不了往東海郡求援去的……
臧霸是琅琊相,昌豨則是東海相。
下邳請求援兵的書信,堆放在昌豨桌案上。
廣陵城防原本就是年久失修,在機上孫軍水陸並進,樓船直抵廣陵城下輔助進攻,即便是滿寵馳援,也是守不住,最終撤離了廣陵,退守下邳。
然後在昌豨桌案的另外一邊,是鄴城發來的書信,表示鄴城的教育質量非常好,想要請昌豨的公子去蒞臨指導一番……
真去了估計就是永別了罷?
之前昌豨和曹操不對付,是因為曹操只是給昌豨了一個名頭,而具體的東西什麼都不給。昌豨最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是自己沒有說明白,亦或是自己打上去的報告還在排隊,結果後來實在等得不耐煩了,轉彎抹角找了人一問才知道,老曹同學根本就沒有打算批覆他的申請!
不僅是昌豨的申請,從東莞到琅琊,從東海到城陽,凡是泰山軍的地盤的需求,統統都是看不見聽不到,從頭到尾曹操根本就不打算給與任何的支援!
當然,老曹同學的其他地方其實也是緊巴巴的,但問題是人都不是隻懂得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的麼?
這就讓昌豨很失望。
非常非常的失望,因為昌豨還以為他這個東海相就是代表著成功洗白了,上岸了,但是實際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