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02章 取經,唯一真經,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義的路線,儒家本身的教育,教化,傳承,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又何必和宗教去搶飯碗?
基於此點,斐潛對於道家的經文也就需要更加的慎重。誰便亂搞很容易,說一句不負責任的話也很容易,可是要建立好華夏百年,甚至上千年光閃閃的燈塔來,卻不容易。
這一次隨便忽悠了雪區人,下一次是不是就可以誰便忽悠什麼北荒人,然後忽悠到自己子民頭上,最後連忽悠得連自己都相信了……
比如什麼華夏『地大物博』,『天朝上國』。
斐潛很清楚,後世的華夏缺石油。缺到什麼程度呢?缺到即便是明知道壟斷會導致腐敗叢生,依舊不得不讓能源系壟斷。這些年從油桶裡面抓出的油耗子不是一隻兩隻,而是一窩一窩……
然後表示鴆酒只要不發作,依舊還是可以解渴。不喝,當場死,喝了,還有機會找解藥。
這樣就對麼?
至於鐵礦、錳礦、鉻礦、銅礦、鋁礦、鉀礦等等,還有一些稀有礦產就不說了,華夏甚至還缺木頭,因為華夏木頭最多的外興安嶺被敗家子給割出去了。
缺的這些東西,當然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
所以華夏必須要進行主動性的擴張。
主動的擴張,自然就包括動用武力,還有文化,沒錯,還有宗教……
這是一個文明的世界,不是麼?
如果說西域是斐潛動用武力擴張,或是收復的話,南匈奴是斐潛動用文化教化,侵蝕歸化的話,那麼雪區就是斐潛想要利用宗教進行滲透,最終同化的了。
哎,斐潛不由得有些想起了自己的那個永遠沒有通關的文明遊戲存檔……
要是有個存檔,先試一下,若是不行就可以讀檔重來就好了。
『編』,是不能編的。
所有人都盯著斐潛呢,斐潛若是編了,底下的人就會編得更多。而且還會想盡各種方法去編,最後的苦果卻要斐潛忍下,然後讓普通的百姓吃下去。
其實歷史上還真有皇帝這麼幹過。
比如像是文子,列子,庚桑子,到唐代的時候就被歸入了道經體系當中……
唐朝的時候,皇帝要推道家,結果一看,這道家也太可憐了罷,就只剩下老莊兩個老頭子撐著了?還要和儒家爭扯易經,簡直就是要啥啥沒有,這還怎麼過,於是唐皇便是大筆一揮,宣佈從現在開始,文子,列子,庚桑子都歸道家了,誰贊成,誰反對?
臣子左右瞄瞄,相互看看,然後齊齊低頭:『吾皇聖明!』
這種做法確實省事,可實際的效果呢?
原本這些人的思想未必是道家的,為了和道家扯上關係,又是催生出了更多的謊言,也產生了更多的漏洞。就拿文子來說,其實他和孔子是同期人物,和孔子一樣都有找老子請教過學問,可就這樣說文子是道教了?那是不是同樣向老子請教的孔子也是道教的人了?
這就像是原本應該是一件非常華麗的道袍,結果上面被打上了幾塊顏色絲毫不一致的補丁。
補丁一號。
然後,補丁一號有縫隙,後人為了牽強附會,又再次打補丁。
補丁二號,三號……
最後應該是絢麗無比的華夏道袍之上,一眼看去,都是補丁,只看見補丁了,原本是什麼樣子,老子的思想,本應是對於天地的認知,就這樣一點點的被遮蓋得無影無蹤。只剩下漫天的神仙,五光十色,卻是金玉在外……
能穿麼?
確實也能穿。
可是,原本不應該是這樣的啊,多麼絢麗的思想,多麼美麗的衣裳,結果到了後世都變成了這個補丁那個補丁?
斐潛皺著眉頭。
『士元且在此處稍駐……』斐潛咳嗽了一聲,『某……嗯,去去就來……』
龐統眼珠子轉悠了一下,不敢露出笑容,只是很嚴肅的點頭。
斐潛當然不是為了去更衣方便,而是準備去找外援。
號稱是大漢行走的圖書館,蔡大家。
斐潛揹著手,溜溜達達的進了後院,拐過了迴廊,進了後堂之中,抬頭就看見了蔡琰正在給斐蓁上課。
上的是詩經。
斐潛聽了兩句,是《陳風·東門之池》……
說起來這些上古經文,就像是三禮,易經,還有詩經這些,都是需要師傅講解傳授的,否則很容易就片面理解了,或者說只是看到了其表面上的含義,就像是這個《陳風·東門之池》,若是隻看字面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