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00章 取經,要有真經,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有在那雪白和碧藍之上,金銀絲線勾勒出的各種繁雜的花紋,代表了五方上帝的符號,再一次的震撼了這些取經人的心靈……
他們連忙跪拜下來,然後和周邊信眾一樣,叩首,口稱五方天尊賜福。
譙併到了隴西之後,並沒有直接就去接見他們,而是先帶著徒子徒孫做了一次的法場。
春天漸漸的來了。
春耕就成為了大漢這個以農耕為主的民族最為關心的事情。
譙並帶著徒子徒孫做的法場,當然就是為農桑祈福,向五方上帝稟告,祈求五帝卷顧五穀,一年平安,無蟲無災云云……
這樣的法會自然是很受民眾歡迎,即便是並不是十分信仰五方上帝的百姓,也會在這樣的法會之中受到感染,然後低聲滴咕兩聲,比如今年要是真豐收了,我就來還願什麼的。
嗯,也只有在華夏的教派裡面,神靈才有些人情味,還可以討價還價的。
正如譙並所預料的那樣,取經者也被大型的法會所吸引。
譙並回想起了之前在驃騎府衙之內,斐潛對他的囑咐……
對於大漢來說,因為地理環境的限制,雪區永遠都不可能成為大漢真正的敵人。
但是,也沒有必要讓雪區的人成為大漢的敵人。
斐潛舉的例子很簡單。
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對於當下來說,大漢是富裕的,雪區是貧瘠的。
所以大漢免不了會有些窮親戚前來打秋風,可以防一時,但是防不了一世,因此大漢必須要有一個長治久安的策略。
長城,是一個辦法,但是不是一個好辦法。秦始皇可以作證。
龍城,是一個策略,但也不是一個好策略。孝武帝可以作證。
斐潛向譙並表示,雪區的取經人是大漢的一個契機,因為雪區現在比較弱小,比較弱小就意味著沒有那麼多的野心,也沒有那麼多的貪慾……
所以是最好的時機,如果說等到雪區像是當年的匈奴一樣強大了,即便是大漢拿出善意,也並不會讓這些豺狼滿足。
這一點,譙並很認同,並且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之前他以為是驃騎將軍冷落他,但是沒想到是驃騎將軍在考驗他。
嗯,一定是考驗。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譙並輕聲的唸叨著,反正他現在周邊青煙繚繞,仙氣翩翩,根本就不會有人聽到他低聲唸叨著什麼,就算是他光張嘴念個一二三四五,也算是法會大戲裡面的臺詞了。
眼下,就是要將這個大任做好!
這一點,斐潛並沒有忽悠譙並。
乾布條那個時候之所以能蹦躂,是因為乾布條的那個時間段,剛好就是小冰河時期過去,整個華夏進入了一個較長的溫暖期,甚至比漢代的時候還要更溫暖,氣溫更高,使得在雪區之中原本不能種植的地區可以種植青稞小麥了,驟然增多的糧食,使得雪區的人口得到了一次較大規模的增長,眾多的人口推動了雪區的統一。
有利自然是有弊。
結果雪區統一之後,依舊是人口爆炸,乾布條又沒有辦法像是什麼邪教一樣表示吃一百天的小孩可以升官發財,大家一起來殺小孩什麼的,於是只好將內部矛盾轉嫁到了外部。
從這個角度來說,李世民的和親政策或許就是昏招。和親在某個方面上加強了乾布條的名望,使得乾布條可以壓下被統治的各個部落的不滿,沒有出現如同六國叛亂一般的事情,使得乾布條很順利的就傳給了溼布條。
所以斐潛懷疑,這一次雪區派遣出來了取經者,很有可能是因為雪區裡面也承受了當下的小冰河時期的劇烈天氣影響,使得出現了非常嚴重的糧食縮減,並且造成了部落的動盪……
窮,自然就思變。
光腳不怕穿鞋的,將那些富豪抓起吊路燈上,大家分肉吃!
富,就只想著壟斷了。
必須保住現有的階級差距,別讓那些窮鬼爬上來!
基本上就是這樣。就像是玄奘是初唐的時候走的。如果是在盛唐,即便是有高僧想要效彷玄奘,恐怕也沒有那個勇氣了。
既然要制定策略,斐潛雖然說是三天之內要新策論,但是那裡有可能真的有什麼策略,就能是三天之內定下來的?
所以譙並就出動了,一方面是負責拖延,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