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36章 這你知我也知大家都知,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知道吳郡周邊不僅是經濟區,也是重要的糧食產區!
當下都是冬天了,一拖二拖的,可就冬進了春,到時候周邊經濟受到重大影響不說,糧食產量還要不要?
到時候不管是孫朗贏了還是孫權贏了,回過頭來是不是還要依靠江東人士,要不然他們吃什麼?糧食吃光了,有再多兵卒就是負擔,瞬間就亂!
為此,顧雍還特意注意了一下週瑜,聽聞周瑜大部隊依舊在原地駐紮,並沒有異動,這才動了手。可是顧雍沒想到,周瑜竟然不帶大部隊,只是帶了些輕騎直接奔到了吳郡!
那麼周瑜勸阻張昭,不建議張昭前來的原因是什麼呢?
這是要翻臉了?
顧雍的臉色有些發白,旋即強作鎮定的喝茶。
如果僅僅是孫朗一個人死了,那麼顧雍還不會這麼的擔心,而現在吳老夫人也死了,若是孫權真發了瘋,要拉顧氏上下一起陪葬,那麼還真不好說
顧雍放下了茶杯,某禁足以來,從未出此堡,上上下下均可為證
張昭聽了,似笑非笑的點了點頭,然後什麼都沒有說。
這事情,你知道我知道,大家都知道,之所以當做不知道,是因為知道這問題比較複雜,確實不好做而已,如果因為如此就裝蓮花,裝清純,裝無辜,裝委屈,那就不僅是侮辱智商,還涉嫌侮辱人格了。
顧雍顯然也是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很快的就繼續說道:如今吳老夫人仙逝,某聞之,亦是感同身受,哀痛非常,願捐麻布百匹,糧草兩千石,以資為弔唁所用
漢代,有厚葬的風俗。吳老夫人,自然是需要額外厚葬。
當然顧雍的意思,並不僅僅是為了表示捐贈。
第一,孫朗該死,所以不說了,孫權麼,其實也該死,也不提了,就是吳老夫人不該死,所以悲傷莫名,捐贈物資。
同時,吳老夫人之死,不能算在顧氏上下頭上,這事情不應該是孫權去感同身受一下麼?不是孫家二愣子這麼一攤子事,吳老夫人能死麼?
其三,弔唁麼,靈堂之上總是不動刀兵了罷,大家坐下來談,有話好好說就是
張昭抬起眼皮夾了夾顧雍,鬍鬚動了動。
這才有點意思。
整體上來說,顧雍的計劃其實也沒有什麼問題。
這一點,張昭也承認。
顧雍的整體佈局麼,其實沒什麼差,甚至張昭相信顧雍其實還有後手,可以在某些關鍵時刻放出來,比如在孫權和孫朗兩個人打得精疲力盡的時候
但是真要到那個時候,也就基本上等同於翻臉了。
人心畢竟是不同的。
立場自然是不一樣。
張昭和孫氏一樣,是屬於江東的外地人,因此有一些東西是相通的。
而顧雍則是土生土長的江東人,江東人本土之間又有一些想法是相同的。
這就是孫策臨終之前為什麼告訴孫權,遇到事情要聽張昭和周瑜的意見的原因,因為周瑜和張昭多少是和江東本土這些人不一樣的。
很可惜的是孫權那邊都不想聽,他只想著讓兩邊的人都聽他的。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張昭等外鄉人和顧雍這樣的江東本土人,都有一樣的地方,那就是看重的都是利益,而不是忠誠。
利益是永久的,而忠誠麼
顧雍對於孫權的忠誠度就那樣,而張昭也是一樣如此,他們兩個方面都看重的是利益,而不是對於孫氏的忠誠。
人的忠誠,不是像遊戲當中一樣,有一個固定的數值。
在三國演義之中代表了忠義的關羽,不也是屢次懷疑劉備,亦或是軍師諸葛亮的決議,以及對於五虎上將的安排表示不滿?
還有趙雲,也一樣有公開質疑並且反對劉備的時候。
但是,有些人的不滿,只是停留在想法,最多在嘴上,而有一些人雖然嘴上不說,但是手底下卻去做了。
哪一種才算忠誠?
或者兩者都不算?
亦或是吹毛求疵的表示,連想都不能想一下,否則就是腹誹之罪?
張昭和顧雍兩個人對於孫氏的忠誠度,相對來說差不多。
關鍵還是利益。
說到利益,那就有的談。
現在,張昭對於顧雍願意談利益,表示認可,但是同時也對於顧雍表示的利益的數目,表示鄙視。
就這?
對於張昭來說,這麼大的臉都來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