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46章 一欲窺破萬物情,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統領哈哈哈的大笑起來,心情舒暢的揮動著手臂,沒錯!我們一定可以!一定!
在遠處的弁辰人並不清楚丁零人大統領和老巫師在笑著一些什麼,但是既然當狗,自然就是主人笑的開心的時候,狗也要笑的,於是便是恨不得將一旁的狗尾巴插在自己屁股上,將腰彎得更貼近地面,腆著一張臉,不停的陪著笑。
……ヽ(^o^)丿……
暫且不管那些做狗的弁辰人,回過頭來再看越來越有煙火氣的長安城。
在龍首原的青龍寺戲臺上,圍攏了不少的普通百姓。
青龍寺之中,當然就是談笑有鴻儒的辯論會場,但是那些辯論探討的話題,當下絕大多數的普通百姓是無法參與的,他們聽不懂。即便是偶爾一些能聽懂的,讓他們說,他們也無法組織起語言表達出來。
因此,自從長安三輔開始流行說書之後,在青龍寺這裡,自然也有了一塊專門留給說書人的舞臺,或者說,戲臺。
華夏的戲曲,其實從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了萌芽。
當然戲曲比較成熟和發展的時期,是在元代。
其實對於這個戲曲來說,相比較當時的漢人官吏而言,沒有什麼文化的元代蒙古人,對於戲曲文化的推動,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元朝之前是什麼?漢賦,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轉的。唐詩,那是頂尖文人的裝嗶利器,為了推敲一字累吐血的都有。宋詞,換成後世的話來說,那是小資,那是文藝,那是文人之間的小情趣。
而以上這些專案,都和普通百姓距離很遠。
比如,班固抑揚頓挫的誦讀著,周廬千列,徼道綺錯。輦路經營,修除飛閣。自未央而連桂宮,北彌明光而亙長樂。凌隥道而超西墉,掍建章而連外屬。設璧門之鳳闕,上觚稜而棲金爵……
然後百姓瞪圓了眼,這瓜皮在說個啥?!
哦,他在說個房子。有人解釋。
啥房子?額聽著怎麼像是在說個錘子?
唐詩和宋詞也差不多如此。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雲嚲,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乖乖隆地洞,這韶得不得了,一句沒聽懂。南宋百姓瞪眼。
哦,就是在說有女子懷春。
嗨!那就直說發騷不得了?
大抵如是。
直至元曲大成。
老少皆宜,文雅具備,蒙古人看的哈哈笑,百姓也能聽明白。
如今斐潛來了。
斐潛搗鼓了些東西出來了。
於是更貼近於百姓的話本出現了,戲曲自然而然的也繁榮了起來,不僅僅只有了儺戲,還有著更讓人聽得懂,看得明白的曲目,雖然不多,但是在大漢娛樂生活及其貴乏的當下,無疑是非常吸引人的。
再加上冬天農閒了,很多四里八鄉的百姓賣了辛苦一年的莊禾,到了臨近新年的時候,怎麼也想著給自家添置些東西,而青龍寺的集會顯然比長安要更大更熱鬧,人也更多,貨物什麼,從便宜到昂貴的,應有盡有,所以也自然吸引了許多普通的百姓前來趕集採購。
這些普通的百姓雖然聽不懂青龍寺內部那些學子儒生在講一些什麼,爭吵著什麼,但是他們能夠在青龍寺的戲臺上聽到和看到一些戲曲,便是能讓他們心醉沉迷,渾然忘我……
雖然大漢當下的戲曲,很粗淺。
如今非常受歡迎的話本改編的戲曲,有《少年神醫》,也有《少年衛驃騎》……
至於為什麼都是少年系列的,大體上因為是人生就是一個桌桉,上面多半是擺滿了杯具,有太多後悔的事情,也有許多遺憾,年歲約大,杯具就越多,所以就會想著若是自己少年之時,就能如何如何,像是那個神醫,又或是像是衛驃騎,該有多好。
今天上演的,就是《少年衛驃騎》。
戲臺之前,人頭湧動。
這個年代可沒有什麼擴音器,站得遠一些的話就根本聽不清楚在戲臺上究竟在喊著唱著一些什麼,但是並不妨礙著這些百姓一遍又一遍的看,然後等到那個扮演衛青的少年,在面對著豪奴的毆打欺壓之下憤然反擊,將那些豪奴打跑的時候,便是發出了熱烈的喝彩之聲,跟著戲子一起大喊,鬧哄哄的響成了一片。
莫欺少年窮……嘖嘖……
楊俊喃喃的重複了這一句,然後微微的嘆息了一聲。
臺下全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