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60章 國富民強小奧秘,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麼形如劉備就能遇到很多的人才,全國那麼多的人才都恰好聚在那一片嗎?為何朱元璋怎麼就有那麼多的大將,是一種巧合還是必然?

其實並不是,而是人站得高了之後,就忘記了腳下的地。

斐潛就擔心諸葛亮會演變成為歷史上的模式,所以特意讓諸葛到川蜀來。

畢竟當下諸葛亮的身上,擔子沒有像是歷史上的那麼重,所以諸葛亮可以得到比較充裕的時間去發育,去變化。

成都。

府衙大堂。

徐庶坐在上首,周邊坐著的,是董和,法正,彭羕,爨習,孟琰,呂凱,狐篤,當然還有坐在下首的諸葛亮。

至於一般的官吏,還沒有資格參會。

什麼?甘寧?甘寧現在拜為折衝將軍,正在巴東鎮守呢。

在府衙大堂內的這些人,有年長的,有年輕的,有地方豪強,有部落頭人,有鄉野賢才,有文化名人,各個層面的人都有。

幼宰兄。學宮重建如何了?徐庶問道。

徐庶跟董和客氣,是董和年歲大,然而董和不能因為自己年歲大就託大,反而是相當恭敬的還禮,回答道:各項修繕都已經完成,春季便可招生。

在一旁的爨習問道:敢問使君,這羌氐賨人之輩……學宮可納否?

孟琰有些緊張的看著徐庶。

學宮修葺擴大之前,徐庶確實是說過學宮的招生範圍不僅僅侷限於漢人,而且也會對於一些願意求學的羌人氐人賨人之類的部落年輕人敞開大門,然而隨後不是出現了一系列的叛亂麼,雖然說那些叛亂的大部分都是川北和川西的少數部落,但是如果徐庶因為叛亂之事,拒絕了這些少數部落子弟參學,旁人也說不出什麼來。

一般的平頭百姓,或許還不覺得讀書有什麼必要。

對於這些普通百姓來說,確實溫飽才是第一位的,但是一旦度過了溫飽線,在想要往上,沒有知識是萬萬不成的。

同時對於有一些部落關係的爨習,孟琰等人來說,這能不能讓部落貴人子弟進學宮,就意味著將來川蜀之中有沒有自己這一方的後備力量……

所幸的是,徐庶並沒有改變什麼主意,點頭表示之前說過的話,並沒有改變。

爨習,孟琰等人顯然呼了一口氣。

徐庶微微頷首。

坐下首位置的諸葛亮目光在爨習,孟琰的臉上略過,然後又重新低垂了下去,就像是從始至終注意力都僅僅是在記錄上而已。

隨後很多事情也就順暢了起來,包括關於配合徐晃修建軍事道路和山寨的議案,以及擴寬南中到交趾一帶的道路的議題……

最後,便是商議,即將在冬末春初舉辦的川蜀學宮的第一次大規模考試。

對於這一次的川蜀春考,諸葛亮原本以為眾人會有很多的意見,或是什麼雜七雜八的想法,但很有意思的是,眾人根本沒有對於春考有太多的提案,反倒是依舊對於在春考之後的學宮重開,議論紛紛。

這讓諸葛亮有些意外,但是仔細想想,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隨著春考將近,川蜀周邊趕來的學子,或是為了揚名,或是為了展露才華,或是為了印證學問,經常會在相聚之處擺擂與人文鬥,文章、六藝、詩詞、對聯,勝負相爭之間,總有一番熱鬧。

只不過熱鬧多了,事情也就多了。

川中的自詡為正宗,川東的很不服氣,再加上還有些邊緣地帶的學子覺得自己受到了歧視和不公的待遇,三言兩語之下,也常常會從文會演變成為武行,給治安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除了這些精力充沛的年輕人鬧騰之外,川蜀這一段時間可以說是很平靜的。

在這段日子裡,百姓們忙著為生計而奔波,商人們忙著賺更多的銀錢,清流們忙著為民請命,野心家們忙著用各種謀劃來實現自己的野心。

似乎都很和睦。

若說這兩個月來,在川蜀政壇上最忙的人,怕就是諸葛亮了。

在此之前,諸葛亮雖然是身為驃騎大將軍的從事,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實際理政的經驗,再加上年齡也比較輕,一開始到了川蜀的時候,上上下下都對於諸葛亮並不是很認同。

只不過在氐人賨人內亂之中,諸葛亮開始展露頭角,也取得了不小的戰績,成功的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才使得川蜀之中的這些官吏,對於諸葛亮有了相應的尊敬。

但是有了能力,不代表就能有相應的位置。

蘿蔔坑就那麼一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