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61章 無為而治小目標,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川蜀之中,什麼人最多?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是漢人最多,但其實上並不是。

川蜀,原先多稱之為巴蜀,其中巴指的是巴人,蜀自然就是蜀人。

上古至先秦時期,四川盆地東部有巴人,西部則是有蜀人,然後合成為巴蜀。

從範圍上,大致可認為後世的重慶為巴,成都為蜀,嗯,所以四川之中,成都和重慶相愛相殺,其實就從上古開始了……

這兩個族群的文化與當時的中原民族存在很大差異,如蜀人的縱目崇拜,就是三星堆面具那個,然後巴人呢,有虎人祭,有懸棺葬等習俗。這兩個部落有著完全不相同的傳承和崇拜,若是持續發展,說不得就會形成兩個不同的文化國度。

不過麼,後來蜀國與巴國均被秦所滅,在其原址上建立了蜀郡與巴郡。

所以,說是川蜀漢人多也沒有錯,但是同樣的,川蜀本身就是建立在少數民族的基礎上,即便是到了大漢時期,周邊的少數民族依舊很多。

知道為什麼是我來川蜀,而不是比如士元啊,亦或是友若前來?徐庶緩緩的和諸葛亮說道。

這些時日,諸葛亮有了一些實踐,也有了一些想法,而從實踐道中提煉到理論上,諸葛亮還年輕,即便是有了一些什麼想法,也未必能有徐庶這些年的沉澱。

諸葛亮如今需要將這些事務性的感受,歸納總結成為執政的理論……

因此徐庶特別在這個時間點,在諸葛亮對於一些事情有些困惑和迷茫的時候站出來,給諸葛亮撥開迷霧,指點出未來的方向,也是代表著對於鹿山之道的一種傳承。

諸葛亮思索了一下,說道:蓋因元直兄更適合於此?

徐庶笑了笑,點了點頭,那麼為什麼適合?

諸葛亮看了徐庶一眼,目光微動,但是沒有說話。

徐庶大笑,這有什麼不好說的?某是庶出!

元直兄……諸葛亮愣了一下,他沒想到徐庶會如此的坦然灑脫。

徐庶哈哈笑著,然後指了指腳底下,又是指了指長安方向,庶出,本家,天下莫不如是,不可由一人之力而除之,便如人之私慾也,遠近親疏當有別……川蜀於長安,便是庶出,然川蜀之周邊部落,川南交趾之處,又是川蜀之庶出了。

這……諸葛亮有些疑惑的說了一個開頭,卻不知道應該怎麼接下去。

徐庶笑著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說道:然本家庶出可有定數?天下世家又是何如?四世三公便是怎樣?袁本初,袁公路一時豪傑,如今又是居於何處?大漢宛如久病之人,沉痾日久,當需固本培元啊!主公於長安固本,吾等於周邊培元!本家,庶出,亦是此理!此正合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意。主公曾言,嗯,階級,階級二字絕妙,天下皆有階級,宛如登天!你,我,天下人,皆於此途!有進無退,駐足不前者,非墮即殆也。

登天之階……諸葛亮緩緩的重複道。

嗯,登天。徐庶抬頭望天。

天上雲捲雲舒。

這個天下,究竟是誰之天下?徐庶緩緩的說道,天子麼?天子現在能管到哪裡?天子之令能出皇宮麼?朝堂麼?那個朝堂?東邊的還是西邊的?士族的天下?士族那麼多,聽誰的?誰大聽誰的?主公一族,很大麼?那麼是百姓?百姓只顧盯著腳底,能放眼天下麼?

青龍寺大論,便是要搞清楚這個問題,而你我,則是要將這個問題實際的做出來,走通順……徐庶說道,就像是肩膀上有一個無形的擔子,沉重,但是也沉穩,川蜀,就是這樣的一塊地,按照主公之言,就叫試驗田。這田裡面的莊禾如何,便是將來大漢如何。

川蜀往外走,四個方向,不管那個方向都難。大漢往外走,四個方向,又有那個方向最容易?

川蜀川中漢人群居,各類山蠻居於外,大漢華夏之人居於中原,各類胡蠻遍佈四方……

川蜀士族有,部落有,地方豪右,部落豪帥林林總總,大漢呢?

若是能定川蜀,那麼自然可以定得天下!

若是川蜀做不好,到了再上一層的位置,一樣做不好!

徐庶指了指自己,又是指了指諸葛亮,在關中,是士元,是友若,他們代表了什麼?然後我們,又是代表了什麼?站得要高,目光就要遠一些!

對於諸葛亮的評價麼,或許劉備認為,諸葛乃天人也,而斐潛認為,豬哥還欠火候。這並非是說斐潛比劉備高明多少,而是斐潛站得位置,比當時的劉備要高一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