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43章 找個方向唄,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噗嗤一刀,扎得又狠又兇。

這個……那人頭上頓時微微冒汗,咳嗽了一聲,在下冒昧,失禮了,失禮了……說完,團團一揖,然後重新坐了下去。

其實此人是偷換了概念,而龐山民對應,也同樣偷換了概念,畢竟龐山民之前都說了,是以利害為基礎來論,而那人直接跳出了框架去講仁義,就像是講道理的時候講感情,講感情的時候講道理,若是龐山民跟著去講仁義也不一定要久喪的行為來體現,那就掉進了陷阱當中,就像是管寧一樣,掙扎著難以爬出來。

管寧之前也議論過厚葬和久喪,但是被繞進去了,然後在孔子和孟子之間輾轉騰挪,魔法和魔法大戰,仁義對抗道德,結果喧囂騰起,卻難有定論。

而當下,龐山民就抓住一個標註,利害天下,不管是講仁德,還是說仁義,還是說什麼其他,一律都不接招,就問一句,你來搞事,你父母知道麼?

而且龐山民方才立論的時候,就已經說了,利害天下的標準,是以這個天下的財富是否增加,人口是否增長為標準的,至於仁義不仁義,那是另外的話題,本身將仁義強加到經濟和發展上,就已經是跑題了。

正兒八經的要駁斥龐山民,就需要駁斥龐山民所舉出來的例子,比如表示說某些人在久喪的時候並沒有耽誤什麼,即便是在墓邊上修建茅屋居住,服喪期間不僅可以擴大生意,而且還能娶妾填房,添子添孫……

可這樣的駁斥事例,不能講啊!

所以鄭玄等人都是沉默不言,只有那小丑一樣的跳出來攪合了一下。

人心總是貪婪的,能控制貪婪的,才能獲得自我的成就。

龐山民沒有對那個人窮追猛打,只是稍微點了點頭,接下去說道:若天下人之久喪,則如之何?

面如枯槁,行如朽木,耳聾目瞑者多矣,不能讀,不可作,不得農桑,扶之方能起,仗之方得行,如此之輩……

等等!臺下又有一人站將起來,此乃墨家節喪之論也!

然。龐山民點頭說道,老子,孔子,孟子,墨子等等諸位先賢,乃欲為天下所先,慮天下所慮,憂天下所憂,得之則為天下蒼生而喜,失之則為天下百姓而悲,諸子百家,乃天下之百家,非一人之諸子也。何以一人之喜好,枉顧天下之利害乎?去蕪存菁,求真求正,方可言秉聖賢之道。更何況,孔子亦言,三人則有我師,何獨摒墨子乎?

噗嗤又是一刀。

啊……在下莽撞了……那人不能對,只能坐下。

龐山民依舊溫和的點了點頭,墨子節喪,亦倡薄葬。此乃春秋之所言,何今日亦不得改?乃孝經太過是也。過之,則不及。如人烹食,未之,則茹毛生啖,過之,則焦黑難食,未則不可,過亦不可。

正解孝經,當取中,欲求仁義,當求庸。久喪之輩,害人害己害於天下,厚葬之俗,亂安亂治亂於社稷,斷不可姑息之,亦不得假借仁德之名,行私慾之事。

天子未有言欲久喪,朝堂亦詔令不得厚葬,何百姓多以久喪厚葬為美?龐山民緩緩的說道,此乃吾等之責也!既自詡為士,當承上而啟下,當既往而開來,而不是層層加碼,胡言亂語,稟私慾而亂秩序,逐名利而忘良善!此乃大害也!

第三把刀子咣噹一聲扔在了臺上。

眾人議論紛紛起來。

龐山民說的很直白,甚至是直接,沒有過多的修飾,也沒有什麼絢麗的辭藻,就這麼講出來,天子不提倡久喪,朝堂也下令不提倡厚葬,可是為什麼還有這樣的習俗屢禁不止,就是士族子弟在幹壞事,在過度解讀孝經,在層層加碼喪葬。

當然,這其中還有察舉制的因素麼……

和管寧所論不同,龐山民的孝經之論,利害關係的闡述沒有語言上絲毫的委婉,也沒有什麼太多的顧慮,但是也正是如此,顯得龐山民的論證理直氣壯,堅定不移。

諸子百家,乃論於天下之先,行於天下之前,上無可依,下不知所託,固之有所不足,乃時勢之所限,有所是非,乃滄海之更替也。正經,正解,雖說求其經文,論其註解,然實則需體聖賢之心,明其求索之意,觀上古先賢獨行於大道,窺飽學先知披荊而斬棘,斑斑青竹之上,是字字血淚,是殷殷期望,是華夏千古,是文傳萬世!

正經,正解,乃求其正啊!

這正,就是可否利國利家,利萬民,利天下!

與諸君共勉之!

這方正之聲,持重之意,便是龐山民對於正經和正解的理解,也是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