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94章 文集考箱三傻子,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各家加進去的內容……

斐潛明確表示讖緯是偽學,這就讓很多人瞬間沒有了用武之地,其中今文經學受損最大,在加上當下已經漸漸完備起來的青龍寺正解,一個比較完善且規範的經文架構正在形成。

而這些參考的學子,又會將這個今文古文正經正解的架構傳承下去……

就像是第一場考試當中的這些背誦填空題目。

這就是斐潛的策略,看似沒有定論,但是實際上已經有了結果。斐潛並沒有直接上場就是喊著要乾死今文,亦或是說要復辟古文,因為這樣只會讓事情發生激化,而一旦矛盾激化,很多時候有些人做事就未必是理性了,為了維護各自的立場,在情緒作用下就會出現不管腦袋只管屁股的情況。

華夏重用,漂亮話說再多,不如實際上一用。

考試也是如此,第二場是公文應用內容的考試。制定的題目,做詔,表,牒,章,判各一。

這些詔,表,牒,章,判同樣也是像圍城。

因為是限定的題材,限定的字數,限定的格式,不容有錯。

斐潛在最初開始執政的時候,各地縣鄉上報各種行文,便是隨心所欲的展現文墨,辭藻豐富得讓斐潛看得腦袋都大,於是便逐漸的完善這一類的公文的規範,框死了規格。

比如表,就是用於陳情。凡屬於論諫、勸請、陳乞、待罪、進獻、推薦、慶賀、慰安、辭解、陳謝、訟理、彈劾等事由,皆為表。表開頭第一句,必須說明是什麼事情,人物地點時間事情,然後再敘述具體情況,末尾要加上建議或是已經處理的相關舉措等,整體篇幅以四百字為宜,最多不得超過千字。

最後一場才是策論。

相對會寬鬆一些,但是也有限制的,想要自由發揮離題萬里,恐怕就連卷子都一起飛走了……

這一套的考試內容和規定,漸漸會形成規範,然後便是沿用下去。如果說能夠以此三場考試,透過這種手段就可以相對來說比較全面的考察學子,選拔出來的人也相對來說更有文化、更有見識,同時還具備一定的有行政能力。

不考詩詞歌賦,是因為普通的官吏,並不需要太好的文采。

至於後世的八股文,其實也在應試製度之下的特殊產物,雖然在後世被很多人詬病,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真的就那麼差,反倒是在保持客觀篩選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就像是圍城,城裡人和城外人看,感覺都不一樣。

在這一次規模龐大的考試之中,有從河東河洛前來計程車族子弟,也有從隴右漢中趕來的地方鄉紳,甚至還有漢化的胡人……

其實在斐潛治下,有很多是已經漢化的胡人。

比如上黨令狐氏,就已經是徹底的華夏化了,甚至在華夏學術上面的成就比華夏本土的很多人都要強。

中年人,叱幹平,也是漢化的胡人。他的家族原本應該是南匈奴人,然後在西漢時期分化到了漢地之內,先是在長安,後來到了河東,經過了兩三百年的事件,如今這叱幹氏已經和普通漢人沒有任何的分別。

司馬懿到河東主持郡試,叱幹平就是在那一次的考試之中達標合格,得到了參加長安恩試的名額,如今就居住在驃騎大將軍準備的孔孟義鋪之中,準備參加即將到來的大考。

隨著考試時間臨近,在孔孟義鋪營地之內的氛圍也日間緊張起來。

在這樣的氛圍之中,也就時不時的會出現一些事情……

各式各樣的人,就有各種奇葩的事情,即便是在營地之內有專門的兵卒負責秩序巡邏,但是依舊免不了的會有些突發的情況。

叱幹平居住的那件大通鋪之內,清晨之時,就有人大叫起來,說他準備的筆墨不見了!

如果說兵卒上陣,要緊的就是兵器戰甲,那麼這些學子考生上考場,筆墨就是他們的武器。結果現在武器丟了,如何不讓人著急?

值守的巡檢帶著兵卒來了,但是並沒有找出什麼問題來,因為那個倒黴孩子裝筆墨的袋子並非是在大通鋪裡面丟的,是他出去外面遺忘了……

沒錯,給忘了。

倒黴孩子也寶貝他的筆墨硯臺,走到哪都帶著,沒放在大通鋪裡面,怕留在大通鋪裡面有人偷,結果他自己反倒是將那個袋子不知道給忘在了何處了。

若是被人偷了,這自然要追查,但是自個給忘了……

瞭解情況之後,巡檢嘖了一聲,帶著兵卒走了。這要是他手下的兵,丟失戰甲兵刃,至少是三十鞭子起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