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13章 殺什麼才說什麼,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若說在長安青龍寺,斐潛正在推動著文的變化,而在豫州許縣的曹操,則是在用武力強行扭轉著一種頑固的病態。
一種可稱之為,囤積居奇的病。
囤貨,也囤人。
囤積居奇自古以來,就被許多人奉為是發財致富的法寶。
在華夏數千年的歷史當中,不少人就是透過這樣的手段實現了發財的夢想,並且順利的成為了一代又一代的商人仰慕的偶像。
比如算是商人的鼻祖歐巴陶朱公,據說就是精通此道。
這也導致了很多人,尤其是後進之輩,企圖踩踏著前人的腳印然後再次暴富,透過一些產品在時間上,地域上的差異,然後形成的利潤空間之中,瘋狂攝取利潤。
但是,這種商品流透過程當中自然產生的時間上和地域上的差異利潤是比較難的,一方面難以發現,另外一方面即便是發現了,也未必手頭上有貨,那麼怎麼辦呢?
聰明的傢伙就想出來了,人為的製造出了差異利潤,就形成了囤積居奇。對於大漢來說,最簡單的囤積居奇,自然就是一年一度的莊禾。
山東之地,本身就是大漢莊禾糧草的高產區,這不僅是在東漢的一兩百年之間,甚至可以說整個三四百年的漢代皆是如此,所以正常來說,在豫州,在冀州,是不缺糧草的。而且漢代儲存糧食的技術也可以保證了在長期時間之內糧食不會腐壞,甚至直至後世都能在墓室當中找到千年之前漢代所儲存的小米!
當然,墓室當中的那些小米自然是不能食用了,可是能使其度過漫長的歲月而不腐爛成為塵土直至被挖掘發現,也表明了早在漢代的時候,糧食儲存技術已經是一個比較高的水準了。
因此,在豫州冀州這種糧食的相對高產地,又有較高的糧食儲備技術,年年喊災年年歉收年年糧價高漲,這本身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
雖然說曹操這幾年也在不斷的征伐,確實是需要動用糧草,但是已經和之前的狀態大大的緩和了
很簡單,因為之前曹操和袁紹兩家爭鬥,都是憑著自己的基本盤,而現在曹操坐擁冀州豫州,不僅是鬥爭的烈度下降了,而且還等同是冀州豫州更加輕鬆了,所有的負擔都應該是相應的減輕了一半。
雖然說這樣的大體估量不是非常的準確,但是至少可以明確一點的就是這一段時間以來,至少在曹操替代了袁紹之後的這些時間當中,糧價居高不下是很有問題的!
這種關係到基礎民生的糧食價格持續高漲,必然會帶來普通民眾對於生活的恐懼和不安,對於朝堂的謾罵和怨恨,而處於中間層的這些士族豪強大戶等,又是一邊在民眾那邊推卸責任,一切都是老天爺不給面子,一切都是朝堂的命令,他們都是聽令行事,他們都沒有辦法,他們也無能為力。
誰下的命令?
上頭啊。
上頭是誰啊?
上頭就是上頭啊。
到了後來,大家都上頭了。
這些傢伙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標準流程了,一方面炒作糧食短缺,形成市面上百姓的恐慌,一方面給朝堂上報災情,請求更多的免費物資,然後更有意思的就是在這些受災的地區,百姓想要獲取平價的糧食,那就沒有,但是隻要加錢,嘿,就有了!
豫州,潁川,屯田所。
在潁川左近的這個屯田所,至是有豫州常駐屯田兵的三分之一。
而當下在屯田所這裡,大袋小袋的糧食馬料,都高高的堆著。
這一批的糧食草料若是到了潁川,想必就自然會平抑糧價
軍中計點物資的小吏,一手拿著木牘,一手捏著毛筆,站在一輛輜重車上嘶喊得嗓子都劈了。
一堆堆的民夫和屯田兵,運轉著糧草,打包,裝車,然後準備運轉到潁川之中去。
除了屯田兵之外的民夫,是附近抽調而來的勞役。服了這個勞役之後,也能算是結了今年的役期,再加上還可以得一些報酬,要換糧食,或是拿錢都可以,所以即便是這些民夫家中也在忙著,多少也沒有什麼怨言。
屯田所,可不僅僅只有莊禾。
畢竟屯田所這麼多人,平常用度不能都等地裡長出來罷?身上衣袍,所用工具等等,所以屯田所裡面也有織布的,打鐵的,這些平日裡面製作出來的,除了一部分留做自用之外,也會供給其他地方。
這屯田大營佔地甚廣,到處都是糧堆草堆,馬料堆,還有大捆大捆的軍資器械。皮匠鐵匠木匠各自聚集,都搭了棚子吃住在那裡,在軍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