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6章 稱兄與道弟,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臉左邊寫個忠,右邊寫個義了,然,孟德兄與此賊不同……

曹操挑了挑眉毛。

斐潛轉過頭,笑呵呵的說道,孟德兄先戰於豫,後戰於冀,皆非兄本願也,乃為形勢所迫,不得不戰……

斐潛將曹操好一頓的誇,即便是曹操心中知曉其中多有虛言,但是又有誰不喜歡被拍馬屁呢?尤其是被一個強大的對手誇耀,則更是心中舒暢,怎一句真香了得。

曹操這個人麼,忠奸難分。

其實人本身也是善惡搖擺,一念之差,也許殺心一起,多年的老實人也會成為殺人犯,惡貫滿盈的傢伙或許也會善待流浪貓狗,單純的從某一個方面就說人好人壞,分明善惡,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曹操起先應該是忠居多,但是慢慢等爬上了高位之後,奸也就自然來了,只不過現在看起來麼,依舊是有些搖擺不定,尤其是整個社會,對於大漢的這一面旗幟還是有極強的歸屬感,所以不管是曹操還是斐潛,亦或是孫權,都依舊是需要在這樣的一個框架之內活動。

歷史上即便是到了三國後期,孫權幹掉了關羽,也要將關羽的腦袋送到許都,一方面是甩鍋,另外一方面也證明了當時大漢的名頭依舊還可以用上一用……

所以當下斐潛說曹操之前的所作所為,並非是為了追求私慾,而是為了大漢的安定和統一,這話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至少聽起來就讓曹操感覺到了非常的舒服。

然此次荊州之戰……斐潛話頭一轉,孟德兄卻行私慾!敢問孟德兄,荊州劉表劉景升,可有一兵犯境乎?可有一卒不軌乎?劉景升垂垂老矣,一紙詔令之下,荊州上下便是歸伏朝廷,何必大動干戈,興師動眾以伐之?無他,孟德兄疑我也!此戰,於劉景升,於某,於這荊州鄉親父老,皆可謂無恙之災!

曹操似乎想要說一些什麼,可是最後動了動鬍鬚,什麼都沒有說。因為使得曹操動手的原因根本就不是劉表有做什麼亦或是沒有做什麼,做對或是做錯,而是曹操感覺到了斐潛的威脅。

在曹操和二袁戰爭之中,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統一河南河北,出了軍事政治上面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是因為黃淮與海河平原是一個地域整體,無法予以分割。群雄爭戰的結果,只能是強者勝,不可能有較長時間處於分裂而不統一,而荊州這個地區是中原和雲夢澤的結合點,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當下,都不足以成為曹操統一北方的攔路虎。

那麼曹操真的已經完全統一北方了麼?

顯然並沒有。

不管是泰山軍,還是徐州幫,亦或是在冀州的那些土著,實際上都只是變換了城頭旗幟而已,曹操的觸角還遠遠沒有觸及其真正的底層。

半響之後,曹操才說道:惟聖人能外內無患,某自非聖人,汝亦非也!

斐潛又笑,說道:如今河洛不振旅,幽北不反命,宛城不復從,可謂失屬亡師,為罪已重,不如進乎?事之不捷,惡有所分,與其專罪,故人同之,不猶愈乎?

曹操頓時深深皺眉,他聽得出來斐潛的諷刺之意。

斐潛和曹操站在地圖邊上,你一言,我一語,然而周邊的護衛,除了許褚多少讀了一些詩書,大概能夠猜測一些出來之外,其餘的人絕大部分都有聽沒有懂,明明好像是每個字都耳熟,就是不知道連在一起之後究竟代表著什麼意思,於是乎不得不成為了背景板……

孟德兄請看……斐潛指了指地圖的邊角位置,如今某取川蜀,便遣劉玄德南下交趾,再拓度遼將軍舊事……西掌隴右,便重開西域都護,如今已驅逐貴霜……東據常山,再踏鮮卑王庭,匈奴烏桓無不俯首……孟德兄,今為何人失斧也?

曹操怒視斐潛一眼,忽然又是展顏開來,哈哈大笑說道,子淵前恭而後據,欲亂某心乎?

斐潛搖了搖頭說道:非也,乃欲使兄明之,漢之所大,乃心之廣!若孟德兄志於雲夢之澤,不妨於此曳尾就是!

曹操終究是沉下臉來,小眼睛眯縫著,子淵欲何為?須知好戰必亡!西域南疆北漠,皆遠矣,統管不便,號令不明,便有微薄之利,轉運亦是艱難,取之有何裨益?便如征伐夷方,百克而無後!

哈哈……斐潛點了點頭,並沒有因為曹操的駁斥而生氣,孟德兄言之有理,只不過麼……且不知炎黃之時交通便利,亦或是當下阡陌通達?還是說伏羲神農之時先得統管便利,方可一統華夏?上古先賢可有安坐家中,待條件齊備方戰於四方?

古羅馬雄霸地中海的時候,有人的說先要考慮交通問題才能出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