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41章 三得三失,行臺三論,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舊日高門之人除了才能本身達標之外,一方面是因為這些舊門子弟,尤其是在民生政務上,經驗要來得更豐富一些,授職任官,比較容易上手。另外一個方面也是為了安定團結,不至於一上來就搞對立鬧矛盾。
至於三軍當中,自然多是從卒伍中簡拔的寒門乃至庶民,這些人形成了斐潛權柄的支撐體系。如今幾個駐守地方的重要將軍將領,基本上都是寒門出身,如果不是斐潛,這些人幾乎不可能會有當下的高位,因此在整體利益上,這些將領和斐潛具備極強的一致性,至少在當下是緊密結合,牢不可分。
也正是因為如此,斐潛才有辦法端坐關中,並不用太過於擔心四邊的將領出現叛變的情況。除非斐潛真的搞得天怒人怨,四方不寧,否則這些將領都不會傻乎乎的聽旁人幾句鼓動就和斐潛決裂。
再加上農學士工學士,學宮大考,還有近來推動的女官體系,雖然說斐潛並沒有直接的表示什麼『不問門第,唯才是舉』,但是實際上在行為當中已然可見端倪了。
很明顯,唯才是舉,是為了打破官僚的壟斷。壟斷眼中只有利益,所有壟斷之下的技術更新,都是為了利益而已,尤其是在統治階級的壟斷,更是容易形成對於王朝不可挽回的破壞。春秋戰國證明了血統的壟斷終究覆滅,而大漢用三四百年的時間證明了世家的壟斷也是個禍害,斐潛自然不可能在繼續走先前的老路。
鄭玄隨即又豎起第二根手指來:『所得之二,乃行臺制度,仿之朝廷,任事分明……』
西京尚書檯,原本這個玩意,就跟廢物差不多,當劉秀把大漢中樞轉移到了雒陽之後,長安所謂的尚書檯就基本上剩一個空殼了,而現在驃騎將軍斐潛重新架設起來的西京尚書檯,變更舊制,又新設了一些部門,尚書令之下,分工令曹參照後世王朝的六部,職權明確,結構也相對來說比較嚴謹,自然減少了一些部門之間推諉和扯皮的可能性,確實是讓鄭玄擊節讚歎的。
之前大漢三公制度,其實相互之間職權交叉,就像是賦稅錢財,有歸於大司農的,有歸於少府的等等,賬目也是混亂不堪,搞得朝堂一旦需要用錢,皇帝就盯著大臣,大臣就瞪著皇帝,都認為對方有錢,對方喊沒錢只是想要坑自己的錢……
斐潛現在統一歸於戶曹,然後歸於尚書令之下管轄,就連將軍府的用度也是在戶曹帳下走,這就讓許多人想要攻擊斐潛貪腐都有些找不出理由來,這也正是鄭玄對於斐潛佩服之處。
鄭玄說的第三條是,『興教化,育士林;定考試,選吏治。』前六個字,基本上來說,是普天下基本上都認同的善舉,而後六個字則是對於斐潛的考試製度的肯定。
在一些事情上,確實有一理明百理通的可能性,但是在實際政務之中,還是很多時候會出現外行指揮內行的局面,就像是那個什麼芯,什麼氣功,什麼大師,真的能矇蔽那麼多人?還不是處於各個方面的考慮,有的人揣著明白裝糊塗,或者說揣著好處裝糊塗?
所以,偏向於事務性的考試,就使得真正走上管理崗位的這些官吏,不至於對於自己將來面對的事務一無所知……
當然,『三得』之後,自然就是『三失』了……畢竟前面的大都是鋪墊……
鄭玄道:『第一失,過重工商。』
在大漢的普遍觀念之中,農業固然是國家第一要務,工商則只是末業而已——當然就社會發展水平來說,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斐潛為了儘快恢復生產力,繁榮經濟,獎勵鼓勵工商業大規模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鄭玄也認為並無不妥,但問題是——你不能把工商放到跟農業齊平的位置上來啊!
尤其是什麼『大漢商會』,這就讓鄭玄很是不理解。斐潛解除了一些對於商賈、工匠的禁令,甚至於工、商之家,也能出仕為官,這也罷了,畢竟原本大漢官商之間就分的不是那麼清楚,但是如果說『大漢商會』形成抱團,就具備了和官府相抗衡的力量,這不利於大漢的穩定,鄭玄認為在這個事情,不吐不快。
鄭玄看著斐潛,很認真的說道:『工匠所習末業,誠能改造器械,利於農桑,加以褒獎,也是應有之意,然商賈逐利,多不知仁義,是故歷代皆限之,規其服用、居宅,以使眾鹹知其為賤業也,雖一時富,但不可長久也……今有商會,自定自規,初或無礙,然行之久也,必然欲除禁令,使商賈皆能著綾羅、居廣廈、食膏腴,甚至養賓客,則民必慕之,皆風從為商,如此一來田土必荒,大不利於國家也!』
這也算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斐潛在之前和龐統荀攸討論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