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95章 讀一本書,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此法冶金,便是禍國殃民之輩爾……

斐潛點頭,然後說道,然如此謬誤之法,為何得以流傳?

黃承彥皺起了眉頭,這個……

何止是流傳,甚至成為了皇室重典。

斐潛手中的這一本《考工記》,全稱應該是《周禮·考工記》。

西漢之初,因為《周宮》之中冬官篇佚缺,河間獻王劉德便取《考工記》補入。後來劉歆校書編排時改《周官》為《周禮》,便有了此篇。

春秋之事,確實是以青銅為主,也就是銅錫合金,可是這個銅錫之間的比例,卻並非宛如金六齊之中描述的那樣,以六分其金,而錫居一,甚至是兩分金配一分的錫……

雖然說在華夏冶金早期,也有對於金屬認知不全,鉛錫不分,亦或是在某些方面上出現錯誤的的情況,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經過了上千年的青銅冶煉發展,居於生產一線的工匠不可能會出現這麼重大的紕漏,也不會搞出什麼這麼荒唐的冶金配比出來。

錫含量過高,就會導致合金發脆,毛坯根本無法進行進一步的精加工處理,也就是頂多用在不需要開刃的澆鑄器皿上,也就是說鐘鼎之器才勉強可用,至於其他所謂刀斧箭矢什麼的,根本就不要想了。

因此,只要稍微懂行一點的,看見了這個《考工記》當中的冶金配比,都會覺得可笑,就像是黃承彥,幾乎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問題來。

只不過斐潛提出來的第二個問題,才是更為荒謬的事情。如果說冶金配比是第一個錯誤,而編撰《考工記》的人,便是第二個錯誤,錯上加錯。然後後人再以《考工記》來指導約束工匠,便是演化成為災難性的錯誤……

或是……黃承彥沉默思索了片刻,假意曲之,以謬他國?畢竟這個《考工記》記載的一些東西,是以當時齊國的工藝為模板進行編撰的,所以也不排除齊國故意拿出一些似似而非的記錄來,企圖矇混欺瞞其他的國家。

斐潛點了點頭,這也不妨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合理的解釋,然今大漢一統四海,尤需此等假謬之書乎?

這個……黃承彥回答不出,索性將書丟在了一旁,然後看著斐潛說道,說罷,賢婿欲何為?

倒也沒什麼……斐潛呵呵笑了笑,然後問道,且不知岳父大人,可是願出任大考工一職?

啊?大考工?黃承彥皺眉問道。

斐潛緩緩的點了點頭,然後看著在工房之處忙碌的這些工匠,緩緩的說道,大考工,掌工匠之術,考天下之工,休令此等之書,謬於後人是也!

擲地有聲,鏗鏘有力。

黃承彥愣了半響,看著斐潛,似乎被斐潛的龐大心胸和對於未來的深謀遠慮所感動,深深的點了點頭,甚好!甚好!只不過……這大考工之職,官秩幾何?

嗨!斐潛沒好氣的說道,比兩千!同九卿!幹不幹?

黃承彥哈哈大笑,然後退了一步,向著斐潛拱手而禮,如此,臣,見過主公……

……(o′?□?`o)……

對於農夫來說,所謂農閒,並不是可以真正的閒下來,像是後世那種下雪了便是可以待在家中,盤著腿在火炕上,然後閒扯些有的沒有的,然後聊累了吃,吃完了喝,喝完了睡的日子,簡直對於漢代的農夫而言,那就是做夢也不敢去想。

對於大漢的農夫來說,農閒,只不過是乾的活少一些而已,不用在田畝之中從天亮做到天黑罷了。從很多很多的活,到少一點的活,便算是農閒了。

冬天,雖然說田畝被雪覆蓋,不用去耕作,但是房子需要修一修,籬笆需要加固一下,院子後面的菜地或許還要再整一整,還有山腳下那塊荒地,也是要去修理一下,否則開春了之後,野草瘋長起來,一年為了開墾新田地所付出的汗水,然後多半又要落空。

雖然天氣寒冷,可是農夫依舊帶著兩個孩子,揹著工具到了荒地上。

荒地要改成田地,可不僅僅是放一把火就可以了。

那種方式在上古時期還可以用,現在就不成了。

因為雖然過火燒,可以殺死在土壤表面的雜草和蟲子,但是對付在土壤深處的那些草根和蟲卵,就沒有多少作用了。

刨地,不僅可以將土壤深處的蟲卵蟲子什麼的暴露在外,將其在寒冬之中凍死,而且因為山腳之處,碎石很多,大大小小的有一些在表面,但是更多的在土裡,如果不將這些石頭清除,莊禾的根就立不下去,自然也就長不好。

父親將地刨開,刨深,將那些石頭挖出來,然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